教育心理學知識講義:學習理論流派的介紹(4)


(五)奧蘇伯爾(D.P.Ausubel)的認知同化論
奧蘇伯爾(1914— )是美國紐約州大學研究院的教育心理學教授,其理論是美國最新理論之一。主要著作有《意義言語學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一種認知的觀點》、《學校學習:教育心理學導論》。
奧蘇伯爾與布魯納一樣,同屬認知結構論者,認為“學習是認知結構的重組”,他著重研究了課堂教學的規律。奧蘇伯爾既重視原有認知結構(知識經驗系統)的作用,又強調關心學習材料本身的內在邏輯關系。認為學習變化的實質在于新舊知識在學習者頭腦中的相互作用,那些新的有內在邏輯關系的學習材料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發生關系,進行同化和改組,在學習者頭腦中產生新的意義。
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論的主要觀點是:
1.有意義學習的過程是新的意義被同化的過程
奧蘇伯爾的學習理論將認知方面的學習分為機械的學習與有意義的學習兩大類。機械學習的實質是形成文字符號的表面聯系,學生不理解文字符號的實質,其心理過程是聯想。這種學習在兩種條件下產生。一種條件是學習材料本身無內在邏輯意義。另一種條件是學習材料本身有邏輯意義,但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沒有適當知識基礎可以用來同化它們。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個體獲得有邏輯意義的文字符號的意義,是以符號為代表的新觀念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建立實質性的而非人為的聯系。有意義學習過程就是個體從無意義到獲得意義的過程。這種個體獲得的意義又叫心理意義,以區別于材料的邏輯意義。所以有意義學習過程也就是個體獲得對有意義的材料的心理意義的過程。
有意義的學習是以同化方式實現的。所謂同化是指學習者頭腦中某種認知結構,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觀念被吸收后,使原有的觀念發生變化。
概念被同化的特征是學習者將概念的定義直接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適當部位,通過辨別新概念與原有概念的異同而掌握概念,同時將概念組成按層次排列的網絡系統。
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具有下列條件:
①新的學習材料本身具有邏輯意義。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
②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適當知識基礎(固定點),便于與新知識進行聯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點。
③學習者還必須具有進行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即積極地將新舊知識關聯起來的傾向。
④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認識結構中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
2.同化可以通過接受學習的方式進行
接受學習是指學習的主要內容基本上是以定論的形式被學生接受的。對學生來講,學習不包括任何發現,只要求學生把教學內容加以內化(即把它結合進自己的認知結構之內),以便將來能夠將其再現或派作他用。
接受學習是有意義的學習,它也是積極主動的,與“師講生聽”的滿堂灌教學有質的不同。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接受系統知識,要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的知識,并能得到鞏固,主要靠接受學習。接受學習強調從一般到個別,發現學習強調從個別到一般。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都是積極主動的過程。他們都重視內在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活動本身帶來的內在強化作用。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