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考點:兒童發展理論之行為主義的觀點


一、華生的早期行為主義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是行為主義的創始人。他認為心理的本質就是行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就是可觀察到的行為。華生否認遺傳在個體成長中的作用,認為一切行為都遵循著刺激(S)—反應(R)的學習過程,通過刺激可以模擬題反應,通過反應可以推測刺激。華生對兒童心理發展的解釋受到洛克“白板說”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得到發展,認為發展是兒童行為模式和習慣的逐漸建立和復雜化的一個量變的過程,因而不會體現出階段性。華生將條件反射廣泛運用于對兒童行為的研究上。
華生認為,環境和教育是兒童行為發展的唯一條件。他曾說過:“給我一打健康的、發育良好的嬰兒和符合我要求的撫育他們的環境,我保證能把他們隨便哪一個都訓練成為我想要的任何類型的老師——醫生、律師、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論他的才智、嗜好、傾向、能力、秉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1930)。”早期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建立改變了當時過分重視意識研究的傾向,開始強調和重視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但華生否定兒童在發展中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否定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性和年齡特征。
二、斯金納的新行為主義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華生行為主義的基礎上用操作性條件作用來解釋行為的獲得。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為的習得與及時強化有關,因此,可以通過強化來塑造兒童的行為。個體偶爾發出的動作得到強化,這個動作后來出現的概率就會大于其他動作。行為是一點一滴地塑造出來的。按照斯金納的觀點,人類語言的獲得就是通過操作性條件作用形成的,父母強化了孩子發音中有意義的部分,從而使孩子進一步發出這些音節,導致語言體系的最終掌握。斯金納同時認為,得不到強化的行為就會逐漸消退。因此,這一理論不僅適合于兒童新行為的獲得與塑造,而且也同樣對不良行為的矯正具有指導意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對兒童的不良行為予以“忽視”,即不予強化。斯金納的行為發展觀在行為矯正和教學實踐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人對兒童積極行為及時強化、對不良行為表現出淡化,這些觀點對教育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三、班杜拉的新行為主義
以華生和斯金納為代表的老行為主義受到批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忽略了行為的社會因素。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一些不足。班杜拉著重研究人的行為學習,在他看來,兒童總是“張著眼睛和耳朵”觀察和模仿那些有意和無意的反應,因此,他強調觀察學習在行為發展中的作用。新行為主義的重要特點是,承認在S—R之間有一個機體的內部過程作為中介,而不是S對于R的簡單的、直線的決定作用。正如班杜拉所言,“人是在觀察的結果和自己形成的結果的支配下,引導自己的行為。”兒童在游戲中的行為以及接受流行歌曲的傳播等,觀察或模仿所起的作用更大。通過攻擊性行為、親社會行為的研究,班杜拉堅定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一看法。社會學習理論開始注意到人的行為和環境的相互影響。主張兒童可以通過他們的行為作用于他們的環境,并經常通過有效的方式改變他們的環境,這是社會學習理論對傳統行為主義的重要突破。隨著兒童早期發展和早期教育的要求,新行為主義的這些觀點和技術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但是他們把人和動物等同起來,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機械觀點則應當堅決加以反對。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為您整理的2019幼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考點:兒童發展理論之行為主義的觀點,點擊下面按鈕免費下載更多精品備考資料。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