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兒童心理健康


【摘要】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兒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之一小學兒童心理健康,供你參考使用。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環球網校教師資格考試網。
小學兒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環球網校小編整理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兒童心理健康)
(二)小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
1.多動癥
多動癥也稱“兒童多動綜合癥”,是一種以行為障礙為特征的兒童綜合癥,多在7歲時就有異常表現。
多動癥兒童的行為的主要特征有:(1)活動過多。這種兒童的多動與一般兒童的好動不同的是,他們的活動是雜亂的、缺乏組織性和目的性的。(2)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于一種活動,不能坐定看一會兒電視,做作業做了一會兒又去干別的,做事經常有頭無尾,丟三落四。(3)沖動行為。經常未經考慮就行動,比如在做集體游戲時.難以耐心等待。又如有時突然喊叫,襲擊別人。多動癥可能有先天體質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環境引起精神高度緊張的結果。(4)學習困難。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多動癥患兒智力是正?;蚧菊5?學習困難的原因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關。出現學習困難的時間,決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動癥的輕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嚴重多動癥患兒在學齡早期就可能出現學習困難。智力水平較高、多動癥狀較輕的,可能在初中階段才出現學習困難。
2.焦慮癥
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其表現是隨著考試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出現慌亂,無法發揮正常水平。考試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來。學生焦慮癥狀產生的原因是學校的統考以及升學的持久的、過度的壓力,使學生缺乏內在的自尊心和價值感;家長對子女過高的期望;學生個人過分地爭強好勝,學業上多次失敗的體驗;某些人具有容易誘發焦慮反應的人格基礎等。
采用肌肉放松、系統脫敏方法,運用自助性認知矯正程序,指導學生在考試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如“我能應付這個考試,成績并不重要,學會才是重要的”“無論考試的結果如何,都將不會是最后一次”,對于緩解學生的考試焦慮,都有較好的效果。(環球網校小編整理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兒童心理健康)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兒童心理健康”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摘要】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兒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之一小學兒童心理健康,供你參考使用。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環球網校教師資格考試網。
3.學習困難綜合癥
學習困難綜合癥的主要表現為:缺少某種學習技能,包括誦讀困難、計算困難、繪畫困難、交往困難。
在診斷學習困難綜合癥時,應當注意與兒童多動癥的區別。學習困難是兒童多動癥的一種表現,但兒童多動癥的學習困難主要是由于好動、沖動、注意力缺陷和行為障礙所造成的。而患有學習困難綜合癥的學生,則沒有上述多動癥的表現,他們在個性發展上是健康的.不存在多動癥兒童所表現的情緒和行為問題。
4.強迫癥
強迫癥即強迫性神經癥,是一種神經官能癥,焦慮癥的一種。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強迫洗手、強迫計數、反復檢查(門是否鎖)、強迫性儀式動作是生活中常見的強迫癥狀。大多數人都有過強迫癥狀,但只有當它干擾了我們的正常適應時,才是神經癥的表現。(環球網校小編整理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兒童心理健康)
強迫癥的原閃:(1)社會心理原因。包括學習過度緊張、家庭要求過于嚴格、學習困難、人際關系不良。比如,成人禁止子女表達負面的情感,是子女產生強迫癥狀的十分有代表性的背景特征。(2)個人原因。如膽小怕事、優柔寡斷、偏執刻板。強迫癥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2)行為治療;(3)建立支持性環境。
5.厭學癥
厭學是由于人為岡素所造成的兒童情緒上的失調狀態一近年來,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中多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的厭學情緒有所增長。兒童厭學癥作為一種社會病理心理狀態的產物,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兒童厭學癥的主要表現是對學習不感興趣,討厭學習。厭學的兒童對學習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苦悶感,一提到學習就心煩意亂,焦躁不安。他們對教師或家長有抵觸情緒,學習成績不好,有的還兼有品德問題。兒童厭學情緒嚴重或受到一定誘因影響時,往往會發生曠課、逃學或輟學現象。
兒童厭學癥既然是一種社會病理心理狀態的產物,就必須采用教育治療、家庭治療和社會治療的方法予以矯正。(環球網校小編整理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兒童心理健康)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兒童心理健康”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