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師資格 >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 > 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要點:影響品德形成因素

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要點:影響品德形成因素

更新時間:2015-07-06 10:57:56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244收藏24

教師資格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點擊查看:2015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第七章復習要點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要點:影響品德形成因素  一、外部條件  1 家庭教養方式  研究表明,學生的態度和品德特征與

  點擊查看:2015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第七章復習要點

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要點:影響品德形成因素

  一、外部條件

  1.家庭教養方式

  研究表明,學生的態度和品德特征與家庭的教養方式有密切關系。若家庭教養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的,則有助于兒童的優良態度與品德的形成與發展。若家長對待子女過分嚴格或放任,則兒童更容易產生不良的、敵對的行為。

  2.社會風氣

  社會風氣由社會輿論、大眾媒介傳播的信息、各種榜樣的作用等構成。作為社會的成員,學生不可能與社會隔絕,也無力控制、凈化社會環境,再加上自身的選擇、判斷能力有限,因此,社會上的良好與不良的風氣都有可能影響其道德信念與道德價值觀的形成。

  3.同伴群體

  歸屬于某一個團體的需要是個體的一種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體、非正式的小團體等對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們試圖使自己的言行態度與同伴群體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體的接納和認可。可以說,學生的態度與道德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們所歸屬的同伴群體的行為準則和風氣影響。

  二、內部條件

  1.認知失調

  人類具有一種維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維持自己的觀點、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當認知不平衡或不協調時,比如,新出現的事物與自己原有的經驗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觀點與他人的、社會的觀點或風氣不一致等,內心就會有不愉快或緊張的感受,個體就試圖通過改變自己的觀點或信念,以達到新的平衡。可以說,認知失調是態度改變的先決條件。

  2,態度定勢

  個體由于過去的經驗,對所面臨的人或事可能會具有某種肯定或否定、趨向或回避、喜好或厭惡等內心傾向性,這種事先的心理準備或態度定勢常常支配著人對事物的預期與評價,進而影響人是否接受有關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認識

  態度、品德的形成與改變取決于個體頭腦中已有的道德準則和規范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取決于已有的道德判斷水平。根據皮亞杰和柯爾伯格的研究,要改變或提高個體的道德水平,必須考慮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的循序漸進原則。

  此外,個體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齡等因素也對態度與品德的形成與改變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編輯推薦:

  教師資格全國統考VIP保過課程全面熱招中

  2015年全國各省市特崗教師報名時間及公告匯總

  2015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 | 考試流程

  幼兒散文練筆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教師資格資格查詢

教師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教師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