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筑師建筑設計基礎理論輔導(四)


五、住宅套外共用部分設計一級建筑師
(一)樓梯和電梯
1.樓梯梯段凈寬不應小于1.1m。6層及6層以下時,一側設欄桿可不小于1m(梯段凈寬指墻面到扶手中心線的水平距離)。
2.樓梯踏步寬不小于0.26m,高不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小于0.9m。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0.5m時,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05m。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于 0.1lm。樓梯井凈寬大于0.11m時,必須采取防止兒童攀滑的措施。
3.樓梯平臺凈寬不應小于梯段凈寬,且不得小于1.2m。樓梯平臺的結構下緣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應低于2m。住宅入口室內地坪應高于室外地坪不少于0.1m。
4.7層及7層以上住宅或最高住戶人口樓面距底層室內地面高度16m以上住宅必須設 置電梯。當中間層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時,層數由該層算起。頂層為躍層時作1層計。
5.12層及12層以上住宅應設不少于2臺電梯,其中一臺宜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6.高層住宅電梯宜每層設站。非每層設站時,不設站層數不應超過兩層。塔式和通廊式高層住宅電梯宜成組集中布置。單元式高層住宅每單元只設一部電梯時應采用聯系廊聯通。
7.候梯廳深度不應小于最大轎廂深度,且不得小于1.5m。
8.陽臺欄桿設計應防止兒童攀登,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不應大于0.11m,放置花盆處必須采取防墜落措施;
9.低層、多層住宅的陽臺欄桿凈高不應低于1.05m,中高層、高層住宅的陽臺欄桿凈高不應低于1.1m。
10.樓梯踏步寬不應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應小于0.9m。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0.5m時,其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05m,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距間凈空不應大于0.11m。
(二)走廊和出入口
1.外廊、內天井及上人屋面等臨空處欄桿的安全設計同陽臺欄桿。
2.作主要通道的外廊宜做成封閉外廊,并設可開啟的窗扇。走廊通道的凈寬不應小于1.2m。
3.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陽臺、外廊及開敞樓梯平臺的下部時,應采取設置雨罩等 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
4.住宅的公共出入口處應有識別標志;可按戶設置信報箱。高層住宅的公共出入口應設門廳、管理室及信報間。
5.設置電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當室內外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及扶手。
(三)垃圾收集設施
1.住宅不宜設置垃圾管道。當不設垃圾管道時,多層住宅應根據垃圾收集方式設置 相應設施;中高層及高層住宅每層應設置封閉的垃圾收集間。
2.住宅設垃圾管道時,垃圾管道不得緊鄰臥室、起居室布置。垃圾管道最小斷面為:多層住宅0.4m見方;中高層住宅0.5m見方;高層住宅0.6m見方。垃圾斗及垃圾斗門應耐腐蝕,關閉嚴密。垃圾管道頂部應通出屋面,底部應設封閉的垃圾間。
(四)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1.住宅不應布置在地下室內。當布置在半地下室時,必須對采光、通風、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護采取措施。
2.地下室、半地下室作貯藏間、自行車庫和設備用房使用時凈高不得小于2m;作汽車庫使用時,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
3.地下室、半地下室應采取防水、防潮及通風措施;采光井應采取排水措施。
(五)附建公共用房
1.嚴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物品的商店、車間、倉庫,并不應布置產生噪聲、振動和污染環境衛生的商店、車間和娛樂設施。
2.住宅建筑內不宜布置餐飲店。確需布置時,其廚房煙囪應高出住宅屋面,其空調、冷藏設備及加工機械應作減振、消聲處理,并應達到環保規定的有關要求。
3.住宅建筑中不宜布置鍋爐房、變壓器室及其他有噪聲振動源等設備用房。如確需布置,應符合防火、隔聲及有關專業規范規定。
4.住宅與公共用房的出入口應分開布置。
六、室內環境
(一)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風
1.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空間能獲得日照;當一套住宅的居住空間超過四個時, 其中宜有兩個能獲得日照。日照標準應符合《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規定。
2,臥室、起居室、廚房側面采光的窗地面積比值不應小于1/7。窗地面積比值計算 中,窗面積按洞口面積,離地面0.5m以內的洞口面積不計算。當住宅位于Ⅲ類光氣候區 以外,或窗類型不是單層普通玻璃鋼窗時,窗地比應按《建筑采光設計標準》調整。
3.臥室、起居室應有與室外空氣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風。單朝向住宅應采取通風措施。自然通風房間的通風開口面積與房間地面面積的比值,臥室、起居室、明衛生間不小于1/20,廚房不小于1/10并不得小于0.6m2。嚴寒地區住宅的臥室、起居室應設通風換氣設施,廚房、衛生間應設自然通風道。
(二)保溫、隔熱
1.住宅應保證室內基本的熱環境質量,采取冬季保溫和夏季隔熱、防熱以及節約采暖和空調能耗的措施。
2.嚴寒、寒冷地區住宅的節能設計應符合《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建筑體型系數宜控制在0.30及以下。
3.寒冷、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住宅建筑的西向居住空間的朝西外窗均應采取遮陽措施;屋頂和西向外墻應采取隔熱措施。
4.設有空調的住宅,其圍護結構應采取保溫隔熱措施。
(三)隔聲
1.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內的允許噪聲級(A),晝間應小于或等于50dB,夜間應小于或等于40dB。分戶墻與樓板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應大于或等于40dB。樓板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宜小于或等于75dB。
2.臥室、起居室宜布置在背向噪聲源的一側。
3.電梯不應與臥室、起居室緊鄰布置。不得已時必須采取隔聲、減振措施。
七、技術經濟指標計算
(一)住宅設計應計算下列技術經濟指標:
1.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m2)
2.套內使用面積(m2/套)
3.住宅標準層總使用面積(m2)
4.住宅標準層總建筑面積(m2)
5,住宅標準層使用面積系數(%)
6.套型建筑面積(m2/套)
7.套型陽臺面積(m2/套)
(二)住宅設計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間墻體內表面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之和。
2.套內使用面積等于套內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之和。
3.住宅標準層總使用面積等于本層各套內使用面積之和。
4.住宅標準層建筑面積,按外墻結構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鄰界墻軸線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當外墻設外保溫層時,按保溫層外表面計算。
5.標準層使用面積系數等于標準層使用面積除以標準層建筑面積。
6.套型建筑面積等于套內使用面積除以標準層使用面積系數。
7.套型陽臺面積等于套內務陽臺結構底板投影凈面積之和。
(三)套內使用面積計算應按下列規定;
1.套內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廚房、衛生間、餐廳、過道、前室、貯藏室、壁柜等使用面積的總和。
2.使用面積按結構墻體表面尺寸計算,有復合保溫層時,將復合保溫層視為結構墻體厚度扣除后計算。
3.煙囪、通風道、管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
4.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5.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頂板下表面與樓面間凈高低于1.2m的空間不計算使用面積;凈高在1.2-2.1m的空間按1/2計算使用面積;凈高超過2.1m的空間全部計入使用面積。
6.坡屋頂內的使用面積應單獨計算,不得列入標準層使用面積和標準層建筑面積中,須計算建筑總面積時,利吊標準層使用面積系數反求。
(四)陽臺面積應按結構底板投影凈面積單獨計算,不計人每套使用面積或建筑面積內。
八、住宅設計中的節地問題
(一)住宅單體設計中的節地措施
1.8層以下住宅增加層數可節約較多用地,超過8層后再增加層數,則節地效果不明顯;
2.降低層高可降低住宅總高度,住宅的日照間距用地也相應減少;
3.北退臺或斜屋面也可獲得減少日照間距用地的效果;
4.加大進深、縮小面寬對節約用地有相當顯著的作用。
(二)住宅群體布置中的節地措施
1.合理確定日照間距系數,在滿足衛生條件的前提下,盡量采用較小的間距系數,對于節地是很有意義的;
2.適當布置東西向住宅,讓房屋日照間距用地有一部分重疊,可以進一步節約用地;
3.適當布置高層塔式住宅,可顯著提高土地利用率;
4.總圖布置適當偏角,日照間距系數可以折減,可以節約用地;
5.在城市干道南側布置高層,把日照間距用地納入道路用地。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2025-09-21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分析2025-09-18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償債能力計算2025-09-1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2025-09-07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變更估價原則2025-09-0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2025-08-30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民用建筑分類2025-08-29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盈利能力指標計算(動態)2025-08-26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建設期利息計算2025-08-23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預備費計算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