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城市規劃原理精選內容17


(一)現代城市規劃產生的歷史背景
社會經濟背景:工業化、工業城市、城市問題
知識背景:空想社會主義――現代城市規劃的思想基礎
英國關于城市衛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現代城市規劃的法律基礎
豪斯曼的巴黎改建―現代城市規劃實施的行政權力實驗
城市美化――空間景觀與建筑藝術傳統
公司城―私人投資建設
(二)現代城市規劃早期思想
1、霍華德的田園城市
田園城市的定義:田園城市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它的規模能足以提供豐富的社會生活,但不應超過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農業地帶圍繞,城市的土地歸公眾所有,由委員會受托管理。
2、柯布西埃的現代城市設想
城市應當集中發展,由此而帶來的城市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采用大量的高層建筑來提高密度和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統
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亞?瑪塔的線形城市
城市建設的一切其他問題,均以城市運輸問題為前提
(2)戈涅的工業城市
現代城市在生活和技術基本背景中的用地功能分區的雛形
(3)西諦的城市形態研究
《根據藝術原則建設城市》
(4)格迪斯的學說
城市――區域研究
先診斷后治療:調查―分析―規劃
(三)現代城市規劃學科主要理論的發展
l、城市發展模式理論的發展
(1)從田園城市到新城
衛星城市:是一個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具有現代城市性質的獨立城市單位,但同時又是從屬于某個大城市的派生產物。
新城:對按規劃設計建設的新建城市的統稱。
(2)有機疏散理論
把大城市一整塊擁擠的區域,分解成為若干個集中單元,并把這些單元組織成為在活動上相關聯的有功能的集中點。
方法:“對日常生活進行功能性的集中”;“對這些集中點進行有機的分散”
(3)廣畝城
把城市分數發展的思想發揮到了極致。每戶一英畝用地,依靠高速公路相互聯系。
2、區域規劃理論的發展
城市體系:區城內所有城市在職能之間的相互關系――經濟學的地城分工和生產力布局學說。
規模上的相互關系――等級――規模分布關系
城市在地線空間分布上的關系――中心地理論
3、城市規劃方法的發展
(1)綜合規劃
系統思想及其方法論為其基礎
特征:綜合性、總體性和長期性
(2)分離漸進規劃
分解問題,就事論事地解決
(3)混合審視規劃
基本決策――綜合規劃 項目決策―分離漸進規劃
(4)連續性城市規劃
不同城市規劃要素的不同時效性;
城市規劃應當是從現狀出發的不斷推演過程.
編輯推薦:2013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搶先熱招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