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城市規劃相關知識備考資料39


2.平面交叉口設計
(1)交叉口轉角半徑。一般城市道路交叉口轉角處的路緣石常按圓曲線布置,城市快速 機動車專用路為適應大型車輛通行,也可采用三心圓復曲線等其他曲線布置。交叉口轉角半 徑依據道路等級、性質。
(2)人行橫道。人行橫道的設置應與行人流向一致,并盡量與車行道垂直,使行人橫過車 道的距離最短,以縮短行人橫過車行道的時間;人行橫道應盡量靠近交叉口,以縮小交叉區域, 減少車輛通過交叉口的時間。
人行橫道的寬度決定于單位時間內過路行人的數量及行人過路時信號放行的時間,規范 規定最小寬度為4 m,通常選用經驗寬度【A. 4---.-10 mOB. 5 ---.-10 m C. 6 ---.-10 m o D. 7 ---.-10 m] .規范規定機動車車道數大于等于6條或人行橫道長度大于30 m時,應在道 路中央設置安全島(最小寬度為1 m)。當行車密度很大或車速很高,行人過路受到極大威脅 時,可考慮設置立體人行過街設施一一人行地道或天橋。
(3)停止線。停止線設在人行橫道線【OA.里側面1""'-'2 mOB.外側面2""'-'3m OC.里側面2---.-3 mOD.外側面1~2 m】處。
3.環形交叉口設計
(1)中心島形狀和尺寸的確定。環形交叉口中心島多采用圓形,主、次干道相交的環行交 叉口也可采用【OA.圓形OB.橢圓形OC.長方形OD.三角形】的中心島,并使其長 軸沿主干道的方向。此外,根據地形、地物和道路交叉的角度,也可采用其他規則形狀的幾何 圖形或不規則形狀。
中心島的半徑首先應滿足設計車速的需要,然后再按相交道路的條數和寬度,驗證人口之 間的距離是否符合車輛交織的要求。計算時按路段設計車速的 [A. 0. 3 0 B. 0. 5 OC. 1. 0 OD. 2. 0】倍作為環道的設計車速,依此計算出環道的圓曲線半徑,中心島半徑就是 該困曲線半徑減去環道寬度的一半。
(2)環道的交織要求。環形交叉是以交織方式來完成直行同右轉車輛進出路口的行駛, 中心島的尺寸不僅要滿足車輛以一定速度繞島行駛所需曲線半徑的要求,同肘還必須滿足【OA.相交道路的夾角不得小于600 OB.車輛進出交叉口在環道上互相交換車道位置所需 的交織距離OC.轉角半徑必須大于20 mOD.機動車道必須與非機動車道隔離】的要求。
車輛沿最短距離方向行駛交織時的交角稱為交織角,常以右轉車道與中心島之間車輛行 車軌跡直線夾角表示。其大小取決于環道寬度和交織距離,交織角越小越安全。一般在交織 距離已有保證的條件下,交織角多能滿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一般交織角在 [A. 15°~20。 B. 20o~25°' C. 20o~30° D. 25°~35°]之間為宜。
(3)環道寬度的確定。環道即環繞中心島的車行道,其寬度需要根據環道上的行車要求 確定。環道上一般布置3條機動車道, 1條車道繞行, 1條車道交織, 1條作為右轉車道;同時 還應設置一條專用的非機動車道。車道過多會造成行車的混亂,反而有礙安全。一般環道寬 度選擇【OA.18m OB.21m OC.24m OD.25m】左右比較適當,即相當于3條機 動車道和1條非機動李道,再加上彎道加寬值。
環道車行道可根據交通流的情況布置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合行駛或分道行駛。分道行 駛時分隔帶寬度應大于等于1m。
中心島上不應布置人行道,避免過街行人穿越環道。環道外側布置人行道,寬度宜大于交 匯道路中最寬的人行道。環道最外側緣石不宜設計成反向曲線(環道特別大時,不受此限制)。 環道縱坡不宜大于2%,橫坡宜采用兩面坡,避免繞島及進出島車輛在反超高路段上行駛。中心島上綠化應注意不要影響繞行車輛的視距。
編輯推薦:2013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搶先熱招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