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城市規劃原理復習資料24


11. 社會結構的演化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城市居民老齡化、小戶家庭和獨生子女明顯增多、社會治安與犯罪率升降、就業崗位分布于居民遷移意向、外來人口的集聚與管理、城市不同地段社會環境的差異、城市更新與社區網絡的保存等等,這些都是城市內部結構調整與完善的主要內容。
12. 社會的基本要素是人,人是所有社會活動的基礎和主體。人是各種社會行為的承擔者,以人為本是社會發展的本質。
13. 10項社會指標是指: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就業人員總數的比例,這是反映社會化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標;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例,即恩格爾系數;平均預期壽命;每千人醫生數;嬰兒死亡率;中學入學率;每戶居民擁有住房;每戶居民擁有電話機數量;人均生活用電;人口自然增長率。
14. 為了強化城市總體布局的整體性和統一性,搞好城市內、外部結構的協調發展,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充分重視城鄉建設的結合部;促進生成城市社會經濟新的增長點;注重城市地域開發序列的銜接與過渡;積極制定和推行行之有效的城市發展策略與建設政策。
15. 按照價值規律,對城市基礎設施有償使用,可分為三類:生產經營型;經營服務型;社會服務型。
16. 促進城市上下部結構的協調發展,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基礎設施對于城市用地發展方向并不是消極地從屬,而是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力;基礎設施能力的分布,特別是力源點的變化將會對全局產生較大的影響;地下水的合理開發,防止地面下沉;注重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結合車功能和特點合理部署高層建筑;保持合理的建設投資比例。
17. 城市總體布局是反映城市各項用地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城市總體規劃的核心內容,也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戰略部署,關系到城市各功能部分之間的合理組織、城市建設投資的經濟性及建設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就必然涉及到很多復雜的問題。
18. 綜合比較是城市規劃設計的重要方法,在規劃設計的各個階段中都應進行多次反復的方案比較。
19. 方案比較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質等條件;占地、動遷情況;產業結構;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居住用地組織;防洪、防震、人防等工程設施;市政工程及公用設施;城市總體布局;城市造價。
20.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布置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因地制宜,與河湖山川自然環境相結合;均衡分布、有機構成綠地系統。
編輯推薦:2013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搶先熱招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