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師-規劃原理復習指導(12)


第四章 城市規劃的編制 (1)
1、制定城市規劃應遵循的原則 1)統籌兼顧,綜合部署。 2)協調城鎮建設與區域發展的關系。 3)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4)合理和節約利用土地與水資源。 5)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6)正確引導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 7)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8)加強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前提是規劃,核心是保護,關鍵在管理,位于規劃區內的要納入總規。 9)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10)增強城市抵御各種災害的能力。
2、城市規劃中的調查內容和方法調查-分析-規劃是規劃的基本方法。 1)調查內容區域環境、歷史文化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市政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2)調查方法現場踏勘或觀察;抽樣、問卷調查;訪談和座談會;文獻資料的運用。
3、城市規劃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兩種:因果分析法、比較法(難以定量分析而需要量化的問題,如用地指標的確定。) 2)定量分析:頻數和頻率分析、集中量數分析、離散程度分析、一元線形回歸分析。 3)空間模型分析實體模型:投影法;透視法概念模型:幾何圖形法(用于功能結構分析);等值線法(交通可達性分析);方格網法(用于環境、人口的空間分布);圖表法(用于經濟、社會各種因素的比較分析)。
4、城市規劃的專題研究:根據各個城市的具體情況和規劃的具體要求而確定。
5、城市用地的分類 10大類,46中類,73小類。總規:大類為主,中類為輔;分區:中類為主,小類為輔;詳規:達到小類深度。用地標準: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指標分四級(60.1-75 75.1-90 90.1-105 105.1-120 );人均單項建設用地指標:居住18-28;工業10-25;道路廣場7-15;綠化大于等于9;建設用地結構:居住20-32,工業15-25,道路廣場8-15;綠地8-15.
6、城市用地的自然條件評價 1)工程地質條件:土質與地基承載力;地形條件;沖溝;滑坡與崩塌;巖溶;地震(有活動斷裂帶地區,慎重),強震區不宜建設城市,地震斷裂帶上可設置綠化帶,不得進行建設。城市上游不宜建設水庫。 2)水文及水文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對待地面水,存在兩方面問題,水對城市的影響-防洪標準、措施的合理制定,保證城市建設的安全。城市建設可能對原有水系的破壞-過量取水、污水的大量排放、改變水道與斷面等。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分為上層滯水、潛水和承壓水。后兩者可為城市水源,承壓水可為城市主要水源,地下水過量開采,會形成漏斗。對地下水有污染的建設項目不應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方向。 3)氣候條件太陽輻射風象氣溫降水與濕度
7、城市用地的建設條件評價
1)用地布局結構方面是否合理(城市功能分區與結構協調);能否適應發展需要;是否體現城市性質要求;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交通系統存在的問題和潛力。
2)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方面
3)社會、經濟構成方面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