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城市規劃師復習筆記:生態系統物質循環


(1 )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具有三個層次:
1)生物個體層次的物質循環。在這個層次上生物個體吸收營養物質建造自身,經過代謝活動(生物從外界取得生存必需的物質,并使這些物質變成生物體本身的物質,同時把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這種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叫做新陳代謝,簡稱代謝) 又把物質排出體外,經過分解者的作用歸還于環境。
2)生態系統層次(生態系統內)的物質循環。在初級生產者的代謝基礎上,通過各級消費者和分解者把營養物質歸還環境之中,又稱為生物小循環或營養物質循環。這一循環是在一個具體范圍內進行的(某一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流速快、周期短。 生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的循環是在生態系統的四個基本成分之間進行的,其中生產者、分解者、水分和大氣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另外,生態系統還可從降雨、空氣流通過程中獲取少量營養物質,生產者使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分解者則把復雜有機物分解為生產者可重新利用的簡單元機物。水和空氣起介質作用,固體物只有溶于水中才能被生產者吸收利用。一些氣態物和水分則需借助空氣由氣孔等處進入生物體。 生態系統中營養物質再循環主要有以下幾條途徑:
①物質由動物排泄返回環境(動物生存期間所排出的物質要比死亡之后經微生物分 解后排的物質數量多好幾倍)。
②物質通過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碎屑返回環境。
③通過在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直接從植物殘體中吸收營養物質而重新返回到植物體。
④風化和侵蝕過程加上水循環攜帶營養元素進入生態系統。
⑤動、植物尸體或糞便不須任何微生物分解也能釋放營養元素。
⑥人類利用化石燃料生產化肥,用海水制淡水及對金屬的利用。 以上六條途徑中,前五條是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的,而第六條則是在人為狀態下進行的,且其作用在加強,對生物圈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3)生物圈層次的物質循環(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這一層次的物質循環是營養物質在各生態系統之間的輸入與輸出,以及它們在大氣圈、水圈和土壤圈之間的交換。"生物 地球化學循環"又稱"生物地質化學循環"。
(2)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類型。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層次上,根據物質參與循環時 的形式,可將循環分為氣相循環、液相循環和固相循環三種。
4.生態系統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關系
(1)生態系統中生命成分的生存和繁衍,既需能量,也須從環境中得到生命活動所 需的營養物質。
(2)物質是能量的載體,能量是物質運動的動力。沒有物質,能量就會自由散失, 不可能沿著食物鏈傳遞。
衍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和物質流緊密結合,共同運行,維持著生態系統的生長發育和進化演替,對生態系統而言,兩者缺一不可。
5.傳遞信息
一般將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分為物理信息、化學信息、營養信息與行為信息。信息流與物質流、能量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物質流是循環的,能量流是單向的,不可逆的;而信息流卻是有來有往的、雙向運行的,即既有從輸入到輸出的信息傳遞,又有從輸出到 輸入的信息反饋。
人類社會的信息化給人類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改變,信息可以代替一部分物質和能 量,從而給城市結構和形態帶來新的沖擊和機會。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