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城市規劃師復習筆記:各類建筑的功能組合(2)


2.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區與人流組織
(1)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的概念是,將空間按不同功能要求進行分類,并根據它們之間聯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組合、劃分;功能分區的原則是:分區明確、聯系方便,并按主、次,內、外,鬧、靜關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時還要根據實際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動的順序關系安排位置。空間組合、劃分時要以主要空間為核心,次要空間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間功能的發揮;對外聯系的空間要靠近交通樞紐,內部使用的空間要相對隱蔽;空間的聯系與隔離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恰當處理。
(2)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人流疏散分正常與緊急兩種情況;正常疏散又可分為連續的(如商店)、集中的(如劇場)和兼有的(如展覽館)。而緊急疏散都是集中的。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要求通暢,要考慮樞紐處的緩沖地帶的設置,必要時可適當分散,以防過度的擁擠。連續性的活動宜將出口與人口分開設置。要按防火規范充分考慮疏散時間,計算通行能力。
3.公共建筑室內空間組織
(1)走廊式:用走廊將各個房間聯系起來的方式。特點:各使用空間相對獨立,保證各房間有比較安靜的環境。多見于辦公建筑、醫院等公共建筑。
(2)單元式:將內容相同、關系密切的建筑組成單元,再由交通聯系空間組合在的方式。特點:功能分區明確,同類型房間可以構成不同結構單元并與其他單元有不同功能聯系,布局整齊,便于分期、分段建造。多見于學校、幼兒園、圖書館等建筑。
(3)穿套式:房間與房間之間相互貫通的聯系方式。特點:交通空間與使用空間和并在一起,房間之間聯系緊密,但互有干擾。有串聯式和放射式兩種形式,常見于展覽館、博物館建筑。
(4)大廳式:以大型空間為主體穿插輔助空間的聯系方式。特點:主體空間突出、主從關系分明,輔助空間都依附子主體空間,多見于會堂、影劇院、體育館等建筑。
(5)分割式:大空間分割組織各部分空間的形式。特點:自由靈活,空間簡單。常見于大型商.業建筑、展覽建筑、辦公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教材)
(1)分隔性的空間組合
(2)連續性的空間組合
(3)觀演性的空間組合
(4)高層性的空間組合
(5)綜合性的空間組合
5.公共建筑的群體組織要點
(1)要從建筑群的使用性質出發,著重分析功能關系,加以合理分區;
(2)需要結合周圍環境特點,運用形式美的規律,創造完整統一的室內外空間環境;
(3)運用綠化及各種手段豐富群體空間;
(4)群體組織類型:分散式布局和集中式布局。
6.公共建筑的場地要求(教材)
(1)室外空間與建筑
(2)室外空間與場地
(3)室外空間與綠地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