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與法規熱點問題匯總(2-2)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
收藏


城鄉規劃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3.3 協調建設原則
3.3.1 城市濕地公園的整體風貌與濕地特征相協調,體現自然野趣;
3.3.2 建筑風格應與城市濕地公園的整體風貌相協調,體現地域特征;
3.3.3 公園建設優先采用有利于保護濕地環境的生態化材料和工藝;
3.3.4 嚴格限定濕地公園中各類管理服務設施的數量、規模與位置。
第四章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程序
4.1 編制規劃設計任務書
4.2 界定規劃邊界與范圍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范圍的確定應根據地形地貌、水系、林地等因素綜合確定,應盡可能的以水域為核心,將區域內影響濕地生態系統連續性和完整性的各種用地都納入規劃范圍,特別是濕地周邊的林地、草地、溪流、水體等。
城市濕地公園邊界線的確定應以保持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及與周邊環境的連通性為原則,應盡量減輕城市建筑、道路等人為因素對濕地的不良影響,提倡在濕地周邊增加植被緩沖地帶,為更多的生物提供生息的空間。
為了充分發揮濕地的綜合效益,城市濕地公園應具有一定的規模,一般不應小于20公頃。
4.3 基礎資料調研與分析
基礎資料調研在一般性城市公園規劃設計調研內容的基礎上,應著重于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土壤類型、氣候條件、水資源總量、動植物資源等自然狀況,城市經濟與人口發展、土地利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社會狀況,以及濕地的演替、水體水質、污染物來源等環境狀況方面。
4.4 規劃論證
在城市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應組織風景園林、生態、濕地、生物等方面的老師針對進行規劃設計成果的科學性與可行性進行評審論證工作。
4.5 設計程序
城市濕地公園設計工作,應在城市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進行,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4.5.1 方案設計
4.5.2 初步設計
4.5.3 施工圖設計
第五章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內容
5.1 城市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根據濕地區域的自然資源、經濟社會條件和濕地公園用地的現狀,確定總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劃定公園范圍和功能分區,確定保護對象與保護措施,測定環境容量和游人容量,規劃游覽方式、游覽路線和科普、游覽活動內容,確定管理、服務和科學工作設施規模等內容。提出濕地保護與功能的恢復和增強、科研工作與科普教育、濕地管理與機構建設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議。
對于有可能對濕地以及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干擾、甚至破壞的城市建設項目,應提交濕地環境影響專題分析報告。
5.2 規劃功能分區與基本保護要求
城市濕地公園一般應包括重點保護區、濕地展示區、游覽活動區和管理服務區等區域。
5.2.1 重點保護區
針對重要濕地,或濕地生態系統較為完整、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區域,應設置重點保護區。在重點保護區內,可以針對珍稀物種的繁殖地及原產地應設置禁入區,針對候鳥及繁殖期的鳥類活動區應設立臨時性的禁入區。此外,考慮生物的生息空間及活動范圍,應在重點保護區外圍劃定適當的非人工干涉圈,以充分保障生物的生息場所。
重點保護區內只允許開展各項濕地科學研究、保護與觀察工作。可根據需要設置一些小型設施,為各種生物提供棲息場所和遷徙通道。本區內所有人工設施應以確保原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擾為前提。
5.2.2 濕地展示區
在重點保護區外圍建立濕地展示區,重點展示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濕地自然景觀,開展濕地科普宣傳和教育活動。對于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形態相對缺失的區域,應加強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育和恢復工作。
5.2.3 游覽活動區
利用濕地敏感度相對較低的區域,可以劃為游覽活動區,開展以濕地為主體的休閑、游覽活動。游覽活動區內可以規劃適宜的游覽方式和活動內容,安排適度的游憩設施,避免游覽活動對濕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同時,應加強游人的安全保護工作,防止意外發生。
5.2.4 管理服務區
在濕地生態系統敏感度相對較低的區域設置管理服務區,盡量減少對濕地整體環境的干擾和破壞。
第六章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成果
城市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成果應包含以下主要內容:
6.1 城市濕地公園及其影響區域的基礎資料匯編;
6.2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說明書;
6.3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圖紙;
6.4 相關影響分析與規劃專題報告。
3.3.1 城市濕地公園的整體風貌與濕地特征相協調,體現自然野趣;
3.3.2 建筑風格應與城市濕地公園的整體風貌相協調,體現地域特征;
3.3.3 公園建設優先采用有利于保護濕地環境的生態化材料和工藝;
3.3.4 嚴格限定濕地公園中各類管理服務設施的數量、規模與位置。
第四章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程序
4.1 編制規劃設計任務書
4.2 界定規劃邊界與范圍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范圍的確定應根據地形地貌、水系、林地等因素綜合確定,應盡可能的以水域為核心,將區域內影響濕地生態系統連續性和完整性的各種用地都納入規劃范圍,特別是濕地周邊的林地、草地、溪流、水體等。
城市濕地公園邊界線的確定應以保持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及與周邊環境的連通性為原則,應盡量減輕城市建筑、道路等人為因素對濕地的不良影響,提倡在濕地周邊增加植被緩沖地帶,為更多的生物提供生息的空間。
為了充分發揮濕地的綜合效益,城市濕地公園應具有一定的規模,一般不應小于20公頃。
4.3 基礎資料調研與分析
基礎資料調研在一般性城市公園規劃設計調研內容的基礎上,應著重于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土壤類型、氣候條件、水資源總量、動植物資源等自然狀況,城市經濟與人口發展、土地利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社會狀況,以及濕地的演替、水體水質、污染物來源等環境狀況方面。
4.4 規劃論證
在城市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應組織風景園林、生態、濕地、生物等方面的老師針對進行規劃設計成果的科學性與可行性進行評審論證工作。
4.5 設計程序
城市濕地公園設計工作,應在城市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進行,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4.5.1 方案設計
4.5.2 初步設計
4.5.3 施工圖設計
第五章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內容
5.1 城市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根據濕地區域的自然資源、經濟社會條件和濕地公園用地的現狀,確定總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劃定公園范圍和功能分區,確定保護對象與保護措施,測定環境容量和游人容量,規劃游覽方式、游覽路線和科普、游覽活動內容,確定管理、服務和科學工作設施規模等內容。提出濕地保護與功能的恢復和增強、科研工作與科普教育、濕地管理與機構建設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議。
對于有可能對濕地以及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干擾、甚至破壞的城市建設項目,應提交濕地環境影響專題分析報告。
5.2 規劃功能分區與基本保護要求
城市濕地公園一般應包括重點保護區、濕地展示區、游覽活動區和管理服務區等區域。
5.2.1 重點保護區
針對重要濕地,或濕地生態系統較為完整、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區域,應設置重點保護區。在重點保護區內,可以針對珍稀物種的繁殖地及原產地應設置禁入區,針對候鳥及繁殖期的鳥類活動區應設立臨時性的禁入區。此外,考慮生物的生息空間及活動范圍,應在重點保護區外圍劃定適當的非人工干涉圈,以充分保障生物的生息場所。
重點保護區內只允許開展各項濕地科學研究、保護與觀察工作。可根據需要設置一些小型設施,為各種生物提供棲息場所和遷徙通道。本區內所有人工設施應以確保原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擾為前提。
5.2.2 濕地展示區
在重點保護區外圍建立濕地展示區,重點展示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濕地自然景觀,開展濕地科普宣傳和教育活動。對于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形態相對缺失的區域,應加強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育和恢復工作。
5.2.3 游覽活動區
利用濕地敏感度相對較低的區域,可以劃為游覽活動區,開展以濕地為主體的休閑、游覽活動。游覽活動區內可以規劃適宜的游覽方式和活動內容,安排適度的游憩設施,避免游覽活動對濕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同時,應加強游人的安全保護工作,防止意外發生。
5.2.4 管理服務區
在濕地生態系統敏感度相對較低的區域設置管理服務區,盡量減少對濕地整體環境的干擾和破壞。
第六章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成果
城市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成果應包含以下主要內容:
6.1 城市濕地公園及其影響區域的基礎資料匯編;
6.2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說明書;
6.3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圖紙;
6.4 相關影響分析與規劃專題報告。
編輯推薦
上一篇:管理與法規熱點問題匯總(2-1)
下一篇:管理與法規熱點問題匯總(二)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