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城市規劃師考試《規劃原理》復習要點2-2


2.05現代城市規劃的早期思想
1.霍華德的田園城市
田園城市: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它的規模足以提供豐富的社會生活,但不應超過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農業地帶圍繞;城市的土地歸公眾所有,由一委員會受托管理。
2.柯布西耶的現代城市設想
城市應當集中發展,由此而帶來的城市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采用大量的高層建筑來提高密度和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統。
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亞?瑪塔的線形城市:城市建設的一切其他問題,均以城市運輸問題為前提;
(2)戈涅的工業城市:現代城市在生活和技術基本背景中的組織功能、用地功能分區的雛形;
(3)西諦的城市形態研究:《根據藝術原則建設城市》,對當今城市設計產生影響;
(4)格迪斯的學說:城市--區域研究;先診斷后治療:調查--分析--規劃。這一思想經芒福德等人發揚光大,形成了對區域的綜合研究和區域規劃。
*現代城市規劃思想中,霍華德希望通過在大城市周圍建設一系列規模較小的城市來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柯布西埃則指望通過對大城市結構的重組,在人口進一步集中的基礎上,在城市內部解決城市問題。這兩種思想界定了當代城市發展的兩種基本指向:城市的分散發展和集中發展。*
霍華德的規劃是直接從空想社會主義出發而建構其體系的,體現出入文的關懷和對社會經濟的關注;柯布西埃則從建筑師的角度出發,對建筑和工程的內容更為關心,并希望通過對物質空間的改造來改造整個社會。
田園城市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它的規模控制是以提供豐富的社會生活為準則,但不應超過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農業地帶圍繞,城市土地歸公眾所有,由委員會受托管理。
針對工業革命后的城市問題,許多學者進行了大量的探討,其中索里亞?瑪塔提出以城市運輸為前提的線形城市;戈涅的體現現代城市基本組織原則的工業城市;西諦的藝術性原則基礎上對城市形態的研究;格迪斯奠定區域規劃理論的生態學研究。
格迪斯提出原來局限于城市內部空間布局的城市規劃應當成為城市地區的規劃,即將城市和鄉村的規劃納人同一體系,這一思想經路易斯?芒福德發展,形成區域規劃。
1931年,柯布西埃發表的“光輝城市”的規劃方案是以前各種規劃的深化。
2.06城市分散發展模式-從田園城市到新城
衛星城:是一個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具有現代城市性質的獨立城市單位,但同時又是從屬于某個大城市的派生產物。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代衛星城僅供居住之用,有基本的生活服務設施,但生產與公共生活仍有賴于母城解決,稱為臥城;第二代衛星城提供居住和一定的工業與服務設施,可以使一部分人在當地工作,但另一部分人仍去母城,對問題解決不徹底,稱半獨立的衛星城;第三代衛星城即獨立的新城,距大城市約30-50km,有相應工業區與居住區,有配套的文化福利設施,可以保證居民在當地就業和生活。
新城:對按規劃設計建設的新建城市的統稱,強調了新城市的相對獨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區域范圍內的中心城市,為其本身周圍的地區服務,并且與中心城市發生相互作用,成為城鎮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的截流作用。
2.07城市分散發展模式-有機疏散理論
城市發展的原則是可以從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導出來的。
目標:把衰敗地區中的各種活動,按照預定方案,轉移到適合于這些活動的地方去;把上述騰出來的地區,按照預定方案進行整頓,改作其他最適宜的用途;保護一切老的、新的使用價值。
把大城市這一整塊擁擠的區域,分解成若干個集中單元,并把這些單元組織成為在活動上相互關聯的有功能的集中點。
方法:“對日常生活進行功能性的集中”;“對這些集中點進行有機的分散”。
廣畝城:
賴特的主張是將城市分散發展推向極端的狀態,發揮到了極致,每戶一英畝用地,依靠高速公路相互聯系。根據這一理論,城市就成為地球表面均勻分布的人類聚居地
2.08城市集中發展理論
1.聚集經濟理論
經濟活動的聚集是城市經濟的最根本特征之一。聚集經濟是城市活動集中的主要原因。
2.大都市、巨大城市、大城市帶:
城市的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現大城市現象,這是由于聚集經濟的使用而使大城市的中心優勢得到廣泛實現所產生的結果。
大都市:即大城市地區,指由主要大城市和郊區及附近的城市群組合而成的城市區域,其中,主要城市發揮著主導經濟、社會影響的作用。
巨大城市:人口達800萬人以上的城市。(《人類聚居的全球報告》)
大城市帶:被一群密集的、連續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輪廓線包圍的人口居住區,它和城市的行政界線不盡相同。
世界6個大城市帶:日本太平洋沿岸東京大城市帶、英國以倫敦--利物浦為軸線的英格蘭大城市帶、歐洲西北部大城市帶、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從波士頓到華盛頓的大城市帶、美國五大湖大城市帶、中國長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地區。
3.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是區域的政治中心、商業中心、集合各種專門人才的中心、巨大的人口中心、文化娛樂中心。
世界城市的指標: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度;商業部門的高度增長;主要的制造業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城市人口規模達到一定標準。
2.09區域規劃
城市體系:區域內所有城市在職能之間的相互關系--經濟學的地區分工和生產力布局學說;城市規模上的相互關系--等級--規模分布關系;城市在地區空間分布上的關系--中心地理論。
區域規劃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地區范圍內,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遠計劃和區域自然條件及社會經濟條件,對區域的工業、農業、第三產業、城鎮居民點以及其它各工程建設事業和重要工程設施進行全面的發展規劃,并做出合理的空間配置。簡言之,區域規劃就是在一個地區內對整個國民經濟社會進行總體的戰略部署。
2.10城市規劃方法的發展
1.綜合規劃:以系統思想及其方法論為其基礎。特征:綜合性、總體性和長期性。
2.分離漸進規劃:分解問題,就事論事地解決。
3.混合審視規劃:基本決策--綜合規劃;項目決策--分離浙進規劃。
4.連續性城市規劃:不同城市規劃要素的不同時效性;城市規劃應當是從現狀出發的不斷推演過程。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