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城規《相關知識》知識點:二戰后建筑的主要思潮


二戰后建筑的主要思潮
(1)對“理性主義”的充實與提高
講究功能與技術合理,注意結合環境與服務對象的生活需要。代表人物:格羅皮烏斯、柯布西耶。代表建筑:TAC事務所設計的哈佛大學研究生中心樓。
(2)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
以純凈、透明與施工精確的鋼和玻璃方盒子作為這一傾向代表。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羅、小沙里寧。代表建筑:西格拉姆大廈。
(3)“粗野主義”傾向
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構件和它們的直接組合。代表人物:柯布西耶、英國史密森夫婦、前川國男等。代表建筑:馬賽公寓、呂迪加爾行政中心。
(4)“典雅主義”傾向
運用傳統的美學法則來使現代的材料和結構產生規整、端莊與典雅的莊嚴感。代表人約翰遜、斯東、雅馬薩奇。代表建筑:謝爾屯藝術紀念館。
(5)注重“高度工業技術”傾向
主張用最新材料和各種化學制品來制造體量輕、用料少、能夠快速靈活地裝配、拆卸和改建的結構與房屋;強調系統與參數設計;流行采用玻璃幕墻。代表人物:皮阿諾、羅杰斯。代表建筑: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6)講究“人情化”與“地方性”的傾向
肯定建筑除了滿足生活功能之外,還應滿足心理感情需要。代表人物:阿爾瓦·阿爾托,代表建筑:珊納特賽羅鎮中心的主樓。
(7)講求“個性”與象征的傾向
主張使每一房屋與每一場地都具有刁;同于他人的個性與特征,在建筑形式上變化多端。大致有三種手段:運用幾何形構圖、運用抽象的象征、運用具體的象征。代表人物:路易斯·康、小沙里寧。代表建筑:朗香教堂、TWA候機樓、悉尼歌劇院。
(8)后現代主義
反對現代主義的機器美學,肯定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主要特征為:文脈主義、引喻主義、裝飾主義。代表人物:文丘里。代表建筑:老年人公寓、新奧爾良市的意大利廣場中的
圣約瑟噴泉。
例題:蓬皮杜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是(C)思潮的代表建筑。
A.對"理性主義"的充實與提高
B."典雅主義"傾向
C.注重"高度工業技術"的傾向
D.講求"個'性"與象征的傾向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2019年城規《相關知識》知識點:二戰后建筑的主要思潮,此外,小編還給大家整理了歷年真題、考試大綱等考試資料,可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更多備考資料持續更新中。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家族e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