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師考試《相關知識》復習筆記十五:一戰后新建筑流派


一戰后新建筑流派:風格派與構成派—1917 年荷蘭;表現派—德國、奧地利—波茨坦市愛因斯坦天文臺;
現代主義主要的流派及代表大師:
現代建筑運動共同特點:
①設計以功能為出發點;
②發揮新型材料和建筑結構的性能;
③注重建筑的經濟性;
④強調建筑形式與功能、材料、結構、工藝的一致性,靈活處理建筑造型,突破傳統的建筑構圖格式;
⑤認為建筑空間是建筑的主角;
⑥反對表面的外加裝飾。
格羅皮烏斯:包豪斯校舍反映了新建筑的特點:
1 )以功能為建筑設計的出發點;
2)采用靈活的不規則的構圖手法;
3)發揮現代建筑材料和結構的特點;
4)造價低廉。格羅皮烏斯明顯地把功能因素和經濟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勒·柯布西耶:薩伏伊別墅體現了"新建筑五點":①底層架空;②屋頂花園;③自由平面:④橫向長窗;⑤自由立面。
馬賽公寓是"粗野主義";朗香教堂則具有浪漫主義。
密斯·凡·德·羅:鋼框架結構和玻璃,"少就是多"、"流動空間“。賴特:有機建筑。
二戰后建筑的主要思潮:
1) 對"理性主義"的充實與提高:代表人物:格羅皮烏斯、柯布西耶。代表建筑: TAC 事務所設計的哈佛大學研究生中心樓。
2)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羅、小沙里寧,代表建筑:西格拉姆大廈。
3)“粗野主義"傾向:代表人物:柯布西耶、史密森夫婦、前川國男等。代表建筑:馬賽公寓、昌迪加爾行政中心。
4)“典雅主義"傾向:代表人物:約翰遜、斯東、雅馬薩奇。代表建筑:謝爾屯藝術紀念館。
5)注重"高度工業技術"傾向:代表人物:皮阿諾、羅杰斯。代表建筑: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6)講究"人情化"與"地方性"的傾向:代表人物:阿爾瓦·阿爾托。代表建筑·珊納特賽羅鎮中心的主樓。
7)講求"個性"與象征的傾向:
大致有三種手段:運用幾何形構圖,運用抽象的象征,運用具體的象征。代表人物:路易斯·康、小沙里寧。代表建筑:朗香教堂、TWA (美國環球航空公司)候機樓、悉
尼歌劇院。
8)后現代主義:羅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復雜性和矛盾性》(1966年)。文丘里還針對密斯"少就是多"的名言,提出了他相反的論點。美國建筑評論家查爾斯·詹克斯《后現代建筑的語言》PM六點:1 )從歷史主義到新折中主義。2)從直接復古到變形裝飾。3)新鄉土派。4)個性化+都市化=文脈主義。5)隱喻和玄學。6)后現代空間,是采用復雜的、含混的空間組合。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