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管理法規》基礎習題(2)


單項選擇題
1. 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保護規劃的基本要求中規定,保護規劃應自
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批準公布之日起( )內編制完成。A.1 個月B.3 個月C.6 個月
D.1 年
答案:D
【解析】《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批準公布后,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保護規劃應當自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批準公布之日起 1 年內編制完成。
2. 以下有關建制鎮規劃描述不正確的是( )。A.《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所稱建制鎮,是指國家按行政建制設立的鎮和縣城關鎮B.建制鎮規劃區的具體范圍,在建制鎮總體規劃中劃定C.建制鎮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建制鎮規劃,服從規劃管理D.應當堅持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的原則答案:A
【解析】AB 兩項,《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建制鎮,是指國家按行政建制設立的鎮,不含縣城關鎮。建制鎮規劃區,是指鎮政府駐地的建成區和因建設及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建制鎮規劃區的具體范圍,在建制鎮總體規劃中劃定。 C 項,第十二條規定,建制鎮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建制鎮規劃,服從規劃管理。D 項,第五條規定,應當堅持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的原則,全面規劃、正確引導、依靠群眾、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3. 根據《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規定,規劃建設用地的標準,應包括人均建設用地指標、規劃人均單項建設用地指標和( )三部分。
A.規劃建設用地指標
B.規劃建設用地結構
C.人均建設用地結構D.規劃人均單項建設用地結構
答案:B
【解析】《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 50137—2011)第 4.1.6 條規定,,規劃建設用地的標準應包括規劃人均建設用地面積標準、規劃人均單項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標準和規劃建設用地結構三部分。
4. 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規定,( )不宜小于 20m。
A.居住區道路紅線寬度
B.小區路路面寬
C.需敷設供熱管線的建筑控制線之間的寬度
D.宅間小路路面寬
答案:A
【解析】《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 年版)第 8.0.2.1 款規定,
居住區道路:紅線寬度不宜小于 20m。
5. 在《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中規定,對于住宅層數應根據城市規劃要求和綜合經濟效益,來確定經濟的住宅層數與合理的層數結構,無電梯住宅不應超過( )。A.四層B.五層C.六層D.七層答案:C
【解析】《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 年版)第 5.0.5 條規定,住宅層數,應符合下列規定:①根據城市規劃要求和綜合經濟效益,確定經濟的住宅層數與合理的層數結構;②無電梯住宅不應超過六層。在地形起伏較大的地區,當住宅分層入口時,可按進入住宅后的單程上或下的層數計算。
6. 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規定,下列不屬于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類別的是( )。
A.教育B.商業服務C.金融郵電D.科研答案:D
【解析】《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 年版)第 6.0.1 條規定,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也稱配套公建),應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類設施。
7. 根據《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規定,人口數以( )為準。A.規劃區域范圍內總人口數B.規劃區域范圍內在城市生活人口數C.規劃區域范圍內本國籍人口數D.規劃區域范圍內常住人口數答案:D
【解析】《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 50137—2011)第 4.1.4 條規定,城市建設用地統計范圍與人口統計范圍必須一致,人口規模應按常住人口進行統計。
8. 根據《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規定,城市用地應按()計算。
A.平面投影面積B.總平面面積C.總空間面積D.空間投影面積答案:A
【解析】《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 50137—2011)第 4.1.1 條規定,用地面積應按平面投影面積計算,每塊用地只可計算一次,不得重復。
9. 根據《鎮規劃標準》的規定,不屬于城鎮規劃的建設用地標準的是( )。A.建設用地比例B.人均建設用地指標
C.建設用地選擇
D.建設用地種類答案:D
【解析】《鎮規劃標準》(GB 50188—2007)第 5.1.2 條規定,規劃的建設用地標準,應包括人均建設用地指標、建設用地比例和建設用地選擇三部分。
10. 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規定,舊區改造時居住區內公共綠地的總指標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應指標的( )。
A.50%
B.60%
C.70%
D.80%
答案:C
【解析】《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 年版)第 7.0.5 條規定,居住區內公共綠地的總指標,應根據居住人口規模分別達到:組團不少于 0.5m2/人,小區(含組團)不少于 1m2/人,居住區(含小區與組團)不少于 1.5m2/人,并應根據居住區規劃布局形式統一安排、靈活使用。舊區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應指標的 70%。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