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城鄉規劃師考試相關知知識基礎知識練習題(3)


單項選擇題
1、后現代主義的三個主要特征不包括( )。
A:文脈主義
B:引喻主義
C:象征主義
D:裝飾主義
正確答案為:C
解析:后現代主義反對機器美學,提出“技術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2、建筑控制線后退道路紅線的用地不能提供下列( )項用地。
A:七層住宅
B:公共綠化
C:停車場
D:公共報亭
正確答案為:A
解析:建筑控制線后退道路紅線而留出的空地可作為綠化、停車場或有益于公益事業并經有關部門嚴格審批的臨時性建筑用地,而不能作為永久性建筑用地。
3、城市道路縱斷面設計不包含以下( )項要求。
A:盡可能與相交道路、廣場和沿路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順的銜接
B:路基穩定、土方基本平衡
C:線形可以起伏頻繁,以豐富城市景觀
D:道路及兩側街坊的排水良好
正確答案為:D
解析:
道路縱斷面設計要求考慮除選項ABC外,還包括:線形平順,為保證行車安全、舒適與速度,要求設計坡度平緩,坡段較長,起伏不宜頻繁,在轉坡處以較大半徑的豎曲線銜接。考慮沿線各種控制點的標高和坡度的要求。
4、下面四項中,屬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統總體規劃內容的是( )。
A:確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B:確定排水施工方案
C:對污水處理工藝提出初步方案
D:按照確定的排水體制劃分排水系統
正確答案為:A
解析:
城市排水工程系統總體規劃內容還包括:確定排水制度,進行排水管、渠系統規劃布局,確定雨、污水主要泵站數量、位置。以及水閘位置,確定污水處理廠數量、分布、規模、處理等級以及用地范圍,提出污水綜合利用措施。選項C屬于城市排水系統詳細規劃內容,選項D是分區規劃內容。
5、城市水源保護應包括水質和( )方面。
A:水源地點
B:水量
C:取水構筑物
D:水源地生態環境
正確答案為:B
解析:城市水源保護應包括水質和水量兩個方面。
6、在城市排水區界限內,應根據( )和豎向規劃來劃分排水流域。
A:地形
B:地質條件
C:用地性質
D:人群活動規模
正確答案為:A
解析:城市排水主要考慮地形坡度,豎向規劃反映地形坡度。
7、城市變電所包括變壓變電所和( )兩種形式。
A:高壓變電所
B:低壓變電所
C:穩壓變電所
D:變流變電所
正確答案為:D
解析:變電所包括兩種:變壓變電所即將低壓變為高壓,將高壓變為低壓;交流變電所即直流變交流,交流變直流。
8、當平曲線半徑( )不設超高最小半徑時,在平曲線范圍內應設超高。
A:>
B:<
C:=
D:7
正確答案為:B
解析:在城市道路中,除快速或高速道路外,一般車速不高,同時考慮到沿街建筑布置和地下管網敷設的方便,宜盡可能選用不設超高的平曲線。超高橫坡度大小,取決于平曲線半徑,成反比關系,一般規定為2%~6%。按《城市道路設計規范》規定,平曲線半徑小于不設超高最小半徑時,在平曲線范圍內應設超高。
超高橫坡i超=V2/127R-μ,其中V是設計車速,μ是橫向力系數。
79、下圖是人們過橋的需求曲線。有abc三組人愿意付費過橋,每人愿意為此支付的最高價格分別是 0.75元、0.50元和 0.25元。每個買者都以不高于自己支付意愿的價格過橋。當過橋費為0.50元時有兩組人愿意過橋,此時得到了( )元的消費者剩余。
A:0.25
B:0.75
C:0.50
D:0
正確答案為:A
解析:消費者剩余是買者愿意為一種物品或服務支付的量減去買者為此實際支付的量。當過橋費為0.50元時,a組和b組人愿意過橋,此時a組人的支付意愿是0.75元,實際付的量是0.50元,因此消費者剩余是0.25元。
10、GIS和傳統CAD在地圖顯示、輸出上的主要差異是( )。
A:GIS用專題地圖表達空間信息
B:用空間要素的屬性來控制地圖的表達形式
C:GIS有獨特的統計報表
D:符號可自行設計
正確答案為:B
解析:GIS的報表沒有明顯的獨特性。用空間要素的屬性來控制地圖的表達形式是GIS和傳統的CAD在地圖顯示、輸出上的主要差異,前者的特點是靈活性大。
多項選擇
11、城市用地豎向工程規劃的設計手法,一般采用以下( )種方法。
A:綜合指標法
B:高程箭頭法
C:縱橫斷面法
D:設計等高線法
E:超高曲線法
正確答案為:B,C,D
解析:
城市用地豎向工程規劃為城市各項用地的控制高程規劃,以達到工程合理、造價經濟、空間豐富、景觀優美的效果。其設計手法中,高程箭頭法是常用方法,縱橫斷面法多用于地形比較復雜地區的規劃,設計等高線法多用于地形變化不太復雜的丘陵地區的規劃。
12、矢量疊合主要有( )。
A:點和面的疊合
B:線和面的疊合
C:面和面的疊合
D:線和線的疊合
E:點和點的疊合
正確答案為:A,B,C
解析:矢量和矢量的疊合是在不同的矢量數據“層”之間進行的幾何合并計算,矢量疊合主要有點和面的疊合、線和面的疊合、面和面的疊合三類。
13、下面關于城市基本活動部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基本活動部分是滿足城市內部需求的經濟活動
B:基本活動部分是導致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
C:基本活動部分隨著非基本活動部分的發展而發展
D:基本活動部分是從城市以外為城市創造收入的部分
E: 基本活動部分是一成不變的
正確答案為:B,D
解析:
一個城市的全部經濟活動,按其服務對象來分,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為本城市的需要服務的,另一部分是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務的。為外地服務的部分,是從城市以外為城市創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經濟基礎,這一部分活動稱為城市的基本活動部分,它是導致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滿足城市內部需求的經濟活動,隨著基本部分的發展而發展,它被稱為非基本活動部分。
14、屬于核心對邊緣的正效果的是( )。
A:邊緣農產品及原料的銷售量增加
B:邊緣的勞動力、資金等流人核心區
C:次級核心發展
D:邊緣某些發展機會被剝奪
E:邊緣出現衰退
正確答案為:A,C
解析:
在區域發展過程中,核心對邊緣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效果。一種是負效果,由于核心自身的利益,使邊緣的勞動力、資金等流入核心區,剝奪了邊緣某些發展機會,這時以前向聯系為主,是極化作用的結果。第二種為正效果,核心發展所得利益擴散到邊緣,使邊緣農產品及原料的銷售量增加,就業機會擴大,次級核心發展等。這時后向聯系明顯,是擴散作用的結果。
15、由于歷史發展軌跡與文化傳統不同,歐洲城市與中國城市明顯不同,其在于( )。
A:歐洲城市是工商業發達地區的經濟中心,而中國古代城市一般不是完善的地區經濟中心
B:中國城市是工商業發達地區的經濟中心,而歐洲古代城市一般不是完善的地區經濟中心
C:中國城市與農村在經濟結構上是分離、對立的,而歐洲城市與農村密不可分,二者在經濟、政治結構上是一體的
D:歐洲城市與農村在經濟結構上是分離、對立的,而中國城市與農村密不可分,二者在經濟、政治結構上是一體的
E:中國城市與農村正處在不斷地轉化過程中
正確答案為:A,D
解析:
歐洲城市是工商業發達地區的經濟中心;而中國古代城市雖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但一般不是完善的地區經濟中心。歐洲城市經濟中心的地位,使它們可以不同程度地獨立于封建主直接控制的莊園之外,成為自由城市,有自己的行政、司法、貨幣甚至武裝體系。市民對于封建領主沒有直接隸屬關系,。是自由民。總之,城市與農村在經濟結構上是分離、對立的,而中國古代城市因為沒有取得經濟中心的地位,所以始終處于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絕對控制之下,基本上是封建統治者施行統治的政治中心。城市與農村密不可分,二者在經濟、政治結構上是一體的。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