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考題復習信息


肺與大腸辨證
概述:肺的生理、病理
1、肺主氣,司呼吸 “肺朝百脈”;
2、主宣發,肅降,能調水道;
3、外合皮毛,開竅于鼻;
4、大腸主傳導,排泄糟粕;
肺的主要癥狀
1、主氣,司呼吸:咳嗽,氣喘
2、主宣發、肅降:鼻塞
3、主通調水道:陽水
4、外合皮毛:外感病初期,皮膚病
5、大腸:便秘,泄瀉,腹痛,里急后重
(一)肺氣虛證
概念:是肺氣虛弱,衛氣不固所表現的證候
成因:久病咳喘 脾虛土不生金
臨床表現:氣虛證 + 肺的機能減退
氣虛-面色淡白,少氣懶言,神疲乏力
肺-咳喘無力,短氣,咳痰清稀,語聲低怯
或自汗惡風易感冒。
舌脈-舌淡苔白,脈弱
(二)肺陰虛證
概念:是指肺陰不足,虛熱內生所表現的證候
成因:久咳傷陰 癆蟲蝕肺 熱病后期傷陰
臨床表現:陰虛證 + 肺虛熱證
陰虛-口燥咽干,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顴紅
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甚痰中帶血,聲音嘶啞
舌脈-舌紅少津,脈細數
(三)風寒束肺證
概念:是風寒外襲,肺衛失宣表現的證候
成因:外感風寒
臨床表現:風寒表證 + 肺氣失宣
風寒表證-惡寒發熱,鼻塞流清涕,
身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
肺-咳嗽,咯痰色白清稀,喉癢不適
(四)寒邪客肺證
概念:是指寒邪客于肺所表現的證候
成因:肺氣虛發展而來 年老體弱,陽氣耗傷
臨床表現:寒證 + 肺氣上逆
寒證-形寒肢冷,或面浮肢腫
肺-咳喘無力,痰白清稀量多如泡沫,胸悶
舌脈-舌淡苔白滑,脈遲緩
(五)痰濕阻肺證
概念:是指寒痰濕阻滯于肺所表現的證候
成因:寒濕外邪侵襲于肺
中陽不振,寒從內生,聚濕生痰
臨床表現:濕痰證 + 肺氣失宣
濕痰-痰多色白易咯
肺-咳嗽,氣喘,胸悶
舌脈-舌質淡苔白膩,脈滑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