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傳染病學復習資料:甲型肝炎病原學
更新時間:2013-04-25 16:11:15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甲型肝炎病毒(HAV):屬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直徑約27nm~28nm的球形顆粒,由32個殼微粒組成對稱20面體對稱核衣殼,內含線型單股正鏈RNA病毒。HAV具有4個主要多肽,即VP1、VP2、VP3
肝炎病原學
甲型肝炎病毒(HAV):屬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直徑約27nm~28nm的球形顆粒,由32個殼微粒組成對稱20面體對稱核衣殼,內含線型單股正鏈RNA病毒。HAV具有4個主要多肽,即VP1、VP2、VP3、VP4,其中VP1與VP3為構成病毒殼蛋白的主要抗原多肽,誘生中和抗體。
HAV穩定性超過了所有已知的小RNA病毒。HAV在體外抵抗力較強,在-20℃條件下保存數年,其傳染性不變。對熱表現為部分耐受,在60℃10~12h后仍然具有感染性,加熱煮沸(100℃)5分鐘或干熱160℃20分鐘可以完全滅活HAV.對紫外線照射敏感,按照照射條件不同在1~5分鐘內完全滅活;對PH變化不敏感,在PH2~10之間穩定。對乙醚和氯仿耐受。氯1mg/L30分鐘或甲醛(1:4000)37℃72小時均可使之滅活。
實驗動物中猴與黑猩猩均易感,且可傳代。體外細胞培養已成功,體外培養細胞多采用人二倍體細胞如2BS細胞和MRC-5細胞,及動物的原代或傳代細胞如非洲綠猴腎細胞、人肝傳代細胞、胎恒河猴腎細胞。在細胞培養中HAV不引起細胞病變,也不導致宿主細胞的溶解和死亡。
HAV僅有一個血清型,各病毒株在基因結構上雖略有差別,但無顯著不同,目前僅檢測到一種抗原抗體系統。HAV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糞便及肝胞漿中。感染后血清中抗-HAVIgM抗體很快出現,在2周左右達高峰,然后逐漸下降,可持續2~4個月,是HAV近期感染的血清學證據;抗-HAVIgG抗體產生較晚,在恢復期達高峰,可持久存在,具有保護性。
編輯推薦
上一篇:中醫診斷學考題復習信息
下一篇:中醫醫師傳染病學:感染過程的表現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