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


2016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個多月的復習時間里,如何能快速,順利通過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呢?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各章節重要考點匯總
第六章 瘡瘍
第一節 癤
1. 癤:指發生在皮膚淺表部位、范圍較小的急性化膿性疾病。根據病因、癥候不同,又可分有頭癤、無頭癤、螻蛄癤、癤病。相當于西醫的癤、頭皮穿鑿性膿腫、癤病。
2. 臨床特點:突起根淺,腫勢局限,范圍小于 3cm,色紅、灼熱、疼痛,易膿、易潰、易斂。
3. 癤病的概念:好發于項后發際、背、臀部。癤腫數個到數十個,反復發作,纏綿不愈;或在身體各處散發癤腫,一處將愈,他處續發,或間隔數周再發。患消渴病、習慣性便秘或營養不良患者易患本病。
第二節 疔
易于走黃:顏面部癤瘡、紅絲疔、爛疔、疫疔。
(概念: 疔是一種發病迅速,易于變化而危險性較大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多發于顏面和手足等處。根據發病部位和性質不同,分顏面部疔瘡、手足部疔瘡、紅絲疔、爛疔、疫疔等。)
一、顏面疔瘡的特點、辯證、調護、注意事項
1、特點:
(1)發于顏面部
(2)初起有粟米樣膿頭,根腳堅硬,如釘丁之狀。
(3)易發走黃而危及生命。病人可出現延及眼部及其周圍組織的進行性紅腫和硬結,伴有局部壓痛、寒戰、高熱甚至昏迷等,病情十分嚴重,死亡率很高。
2、辨證分型
火毒熾盛證
熱毒蘊結證
熱毒蘊結證
證候:紅腫高突,根腳收束;發熱頭痛;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加減。
火毒熾盛證
證候:瘡形平塌,腫勢散漫,皮色紫暗,焮熱疼痛;伴高熱,頭痛,煩渴,嘔惡、溲赤;舌紅,苔黃膩,脈洪數。
治法:涼血清熱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加減。
3、調護注意事項
有全身癥狀者宜靜養休息,并減少患部活動。
忌內服發散藥。忌灸法,忌早期切開及針挑,忌擠膿,以免疔毒走散入血:
平素不要過食膏粱厚味,患疔后忌食煙酒及辛辣、魚腥發物。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輔導。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個多月的復習時間里,如何能快速,順利通過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呢?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各章節重要考點匯總
二、手足部疔瘡
1. 手足部疔瘡:手足部療瘡是指發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
2. 臨床表現
手足部疔瘡發病部位多有受傷史
1) 蛇眼疔:初起時多局限于指甲一側邊緣的近端,有輕微的紅腫疼痛,2--3天成膿,可在指甲背面透現一點黃色或灰白色,或整個甲身內有膿液。待出膿后即腫退痛除,迅速愈合,嚴重者膿出不暢,甲下潰空或有胬肉突出,甚至指甲脫落。
2) 蛇頭疔:初起指端感覺麻癢而痛,繼而刺痛,灼熱腫脹,色紅不明顯,隨后腫勢逐漸擴大。
3) 蛇肚疔:發于指腹部,整個患指紅腫疼痛,呈圓柱狀,形似小紅蘿卜,關節輕度屈曲,不能伸展。
4) 托盤疔:初起整個手掌腫脹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凸出,手背腫勢通常更為明顯。
5) 足底疔:初起足底部疼痛,不能著地,按之堅硬。3~5日有啄痛,修去老皮后,可見到白色膿點。
第三節 癰
定義:癰是指發生在體表皮肉之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于西醫學上的皮膚淺表膿腫、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等
特點:局部光軟無頭,紅腫疼痛(少數初起皮色不變),結塊范圍多在6--9cm左右,發病迅速,易腫、易膿、易潰、易斂,或伴惡寒、發熱、口渴等全身癥狀,一般不會損傷筋骨,也不易造成內陷。
辨證論治
① 火毒凝結證:清熱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飲加減。
② 熱勝肉腐證:和營清熱,透膿托毒—仙方活命飲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③ 氣血兩虛證:益氣養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減。
一、頸癰
頸癰是發生在頸部兩側的急性化膿性疾病。俗名痰毒,又稱時毒。相當于西醫學的頸部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
特點:多見于兒童,冬春易發,初起時局部腫脹、灼熱、疼痛而皮色不變,結塊邊界清楚,具有明顯的風溫外感癥狀。
治療:散風清熱、解毒化痰,以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辨證論治
風熱痰毒證:散風清熱,化痰消腫—牛蒡解肌湯或銀翹散加減。
外治法:
初起:用金黃膏或金黃散。
成膿:切開排膿。引流應通暢,外敷金黃膏。有腐肉者用八二丹、九一丹;膿腐已盡,見出透明淺色粘液者,宜生肌收斂,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生肌白玉膏或生肌玉紅膏蓋貼
潰后:有腐肉者用八二丹、九一丹,用紅油膏蓋貼;膿腐已盡,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生肌白玉膏或生肌玉紅膏蓋貼。
有袋膿者,可先用墊棉法加壓包扎,如無效可擴創引流。
二、委中毒
委中毒是發生在腘窩委中穴的急性化膿性疾病。腘窩部急性化膿性疾病淋巴結炎。
第四節 有頭疽
(一)發生于肌膚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于西醫學的癰。
(二)特點:
① 多見于中老年,尤其是消渴病患者。
② 好發于項后、背部等皮膚厚韌處。
③ 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樣膿頭,焮熱紅腫脹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圍擴散,膿頭相繼增多,潰爛后狀如蓮蓬、蜂窩,范圍常超過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輔導。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個多月的復習時間里,如何能快速,順利通過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呢?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各章節重要考點匯總
臨床表現
部位:多見于項后、背部。
年齡:多見于中老年,多數有糖尿病史。
局部癥狀 七日成形;二候成膿;三候脫腐;四候生肌
① 初期:(一候 ) 局部紅腫結塊,腫塊上有粟粒樣膿頭,作癢作痛,逐漸向周圍和深部擴散,膿頭增多,色紅、灼熱、疼痛。
② 中期:(二至三候)(潰膿期)瘡面腐爛,形似蜂窩,腫勢范圍大小不一,常超過10CM,甚至大逾盈尺;隨后中央部逐漸壞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內含有膿液和大量壞死組織。
③ 收口期:(四候 ) 膿腐漸盡,新肉生長,肉色紅活,逐漸收口而愈。少數病歷,亦有腐肉雖脫,但新肉生長遲緩者
全身癥狀
初期即可有發熱惡寒,頭痛,食欲不振等,釀膿期全身癥狀明顯,潰后或切開引流后,如膿液暢泄,全身癥狀也漸減或消失。
有糖尿病者糖尿病癥狀加重。
若兼見神昏譫語、氣息急促、惡心嘔吐、腰痛,發斑等嚴重全身癥狀者為合并內陷或出現糖尿病并發癥
(三)鑒別診斷
1) 發際瘡:生于項后部,病小而位淺,范圍局限,,多小于3cm,或多個簇生在一起,2--3天化膿,潰膿后3--4天即能愈合,無明顯全身癥狀,易膿、易潰、易斂、但易反復發作,纏綿難愈。
2) 脂瘤染毒:患處素有結塊,表面與皮膚粘連,其中心皮膚常可見粗大黑色毛孔,擠之有粉刺樣物溢出,且有臭味。染毒后紅腫較局限,范圍明顯小于有頭疽,約10天左右化膿,膿出夾有粉渣樣物,愈合較為緩慢,全身癥狀較輕。
第五節 流注
發于肌肉深部的多發性膿腫。相當于西醫的膿血癥、多發性肌肉深部膿腫、髂窩膿腫
特點:
① 好發于肌肉豐厚處的深部或者髂窩部
② 發病急驟,局部漫腫疼痛,皮色如常
③ 容易走竄,此處未愈,它處又起
余毒流注因先患疔瘡、癤、癰,強行擠壓或過早切開,或其他熱病失于診治,使火熱之毒竄入血分,稽留于肌肉之中而發。
臨床表現
① 病位:血流慢、肌豐厚、體位低。
尤其多見于腰部、臀部、大腿后部、髂窩部等。
② 全身癥狀重于局部,往往膿出熱不退。
③ 局限成膿遲(14天)。
④ 反復遷徙成多發。
髂窩流注僅發于髂窩部一側。初起患側大腿突然拘攣不適,步履呈跛行,伴惡寒發熱,頭痛,無汗或微汗,納呆倦怠。2~3日后局部疼痛,大腿即向上收縮,略向內收,不能伸直,妨礙行走,但膝關節仍能伸屈。倘用手將患肢拉直,則可引起劇烈疼痛,痛牽腰部,腹部前突,脊柱似弓狀。約 7~10天左右,在髂窩部可觸到一長圓形腫塊,質較硬,有壓痛。約1個月左右可以成膿,因病位較深則見皮色如常,按之中軟,波動不甚明顯。可在髂窩部或腰部破潰,潰后約20天左右可以收口。愈后患側大腿仍然屈曲難伸,往往要經過1~2個月才能恢復正常。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輔導。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個多月的復習時間里,如何能快速,順利通過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呢?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各章節重要考點匯總
辨證論治
① 余毒攻竄: 清熱解毒,涼血通絡 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
② 暑濕交阻: 解毒清暑化濕 清暑湯等加減
③ 瘀血凝滯: 和營活血,祛瘀通絡 活血散瘀湯
第六節 發頤
熱病后余毒結于頤頜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于西醫的化膿性腮腺炎。
特點:常發生于熱病后期,多一側發病,頤頜部腫脹疼痛,張口受限,全身癥狀明顯,重者可發生內陷。
鑒別診斷
痄腮:多發生于5~15歲的兒童,常有本病接觸史。發于頤頜之間,多為雙側性,色白濡腫,酸多痛少,不會化膿。
第七節 丹毒
丹毒是患部皮膚突然發紅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西醫也稱丹毒。本病發無定處,根據其發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
① 生于軀干部者,稱內發丹毒
② 發于頭面部者,稱抱頭火丹
③ 發于小腿足部者,稱流火
④ 新生兒多生于臀部,稱赤游丹毒。
特點:
① 病起突然,惡寒發熱
② 局部皮膚忽然變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熱腫脹
③ 邊界清楚,迅速擴大,數日內可逐漸痊愈,但容易復發。
臨床表現
治療:涼血清熱、解毒化瘀
1) 內治
①風熱毒蘊證
證候:發于頭面部,皮膚锨紅灼熱,腫脹疼痛,甚則發生水皰,眼胞腫脹難睜;伴惡寒,發熱,頭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
②肝脾濕火證
證候:發于胸腹腰胯部,皮膚紅腫蔓延,摸之灼手,腫脹疼痛;伴口干且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肝瀉火利濕。
方藥:柴胡清肝湯、龍膽瀉肝湯或化斑解毒湯加減。
③濕熱毒蘊證
證候:發于下肢,局部紅赤腫脹、灼熱疼痛,或見水皰、紫斑,甚則結毒化膿或皮膚壞死,或反復發作,可形成大腳風;伴發熱,胃納不香;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利濕清熱解毒。
方藥:五神湯合萆肄滲濕湯加減。
④胎火蘊毒證
證候:發生于新生兒,多見于臀部,局部紅腫灼熱,常呈游走性;或伴壯熱煩躁,甚則神昏謔語、惡心嘔吐。
治法:涼血清熱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輔導。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個多月的復習時間里,如何能快速,順利通過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呢?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各章節重要考點匯總
2) 外治:
① 外敷法
② 砭鐮法
③ 若流火結毒成膿者,可在壞死部位作小切口引流,摻九一丹,外敷紅油膏
第八節 無頭疽
無頭疽是發生于骨與關節間的急、慢性化膿性疾病的統稱,因其初起無頭故名。相當于西醫學的化膿性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
特點:多見于兒童,發病急驟,初起無頭,發無定處,病位交深,漫腫,皮色不變,疼痛徹骨,難消,難潰,難斂。發于四肢長骨者多損骨,生于關節者易造成畸形。
附骨疽
環跳疽:
① 環跳疽:環跳疽是發生于環跳穴(髖關節)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又稱股陰疽。相當于西醫的化膿性髖關節炎。
② 特點:好發于兒童,男多于女,發病急驟,局部漫腫疼痛,影響關節屈伸,潰后難斂,易成殘疾,全身癥狀嚴重。
鑒別診斷
髂窩流注:患肢屈曲難伸,大腿略向內旋,愈后大多無殘疾。
第九節 走黃與內陷
(一)走黃
走黃是疔瘡火毒熾盛,早期失治、誤治,毒勢未能及時控制,走散入營,內攻臟腑而引起的一種全身性危急疾病。
病因病機:
走黃的發生主要在于火毒熾盛,毒邪走散,客入營血,內攻臟腑而成。生疔之后,早期失治,未能控制毒勢;或擠壓碰傷,過早切開,或誤食辛熱之藥及膏粱厚味等發物,或妄用艾灸,均可使疔毒走散,入營入血,內攻臟腑而發生走黃。顏面為諸陽之會,顏面疔瘡多火毒為患,兩陽相遇,正邪交爭劇烈,故易引起走黃。
治療
(二)內陷
內陷為除疔瘡以外的其他陽證瘡瘍疾患過程中,因正氣不足,火毒熾盛,正不勝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營血,內傳臟腑的一種危急疾病。多由疽患者并發,故名疽毒內陷。
病因病機
① 火陷 由于陰液不足,火毒熾盛,復因擠壓瘡口,或治療不當或失時,以致正不勝邪,毒邪客于營血,內犯臟腑而成。
② 干陷 由于氣血兩虧,正不勝邪,不能釀化成膿,載毒外出,以致正虛毒盛而成。
③ 虛陷 毒邪雖已衰退,而氣血大傷,脾氣不復,腎陽亦衰,導致生化乏源,陰陽兩竭,余毒走竄入營。
第十節 流痰
流痰是發生在骨與關節間的慢性化膿性疾病。相當于西醫學的骨與關節結核。
特點:
① 好發于兒童與青少年,好發于負重大、活動多、易損傷的骨與關節部位,脊椎最多,其次為膝、髖、肘關節處;
② 起病緩慢,隱隱酸痛,化膿遲緩,膿出稀薄如痰,形成竇道,經久不愈;損筋傷骨,致痿致殘;部位不同,癥狀各異。
③ 全身癥狀可見低熱盜汗、消瘦乏力、食欲減退等虛弱之證。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輔導。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個多月的復習時間里,如何能快速,順利通過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呢?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各章節重要考點匯總
病因病機
正虛是本病發病的根本原因,外邪和損傷是常見誘因。
1. 治療 以扶正祛邪為總則,根據疾病不同階段的特點,應審虛實、察寒熱,分證辨治;常規配合抗結核藥物治療。
2. 外治法
① 初期用陽和解凝膏,回陽玉龍膏,摻桂麝散或黑退消。
② 成膿:膿成則應及時切開排膿,引流流暢。
③ 潰后,五五丹、紅線、陽和解凝膏。成竇道用白降丹或千金散拔管。膿凈用生肌散收口加墊棉壓迫。
第十一節 瘰疬
瘰疬是一種發生于頸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結核累累如串珠狀。相當于頸部淋巴結結核。
特點:
① 多發于體弱兒童或青年,好發于頸部及耳后,病程長
② 起病緩慢,初起結塊腫大如豆,不痛不紅,緩慢增大,三五成串分布
③ 成膿時皮色轉為暗紅
④ 潰后膿水清稀,其中夾有敗絮樣物
⑤ 此愈彼潰,經久不斂,形成竇道,愈后形成凹陷性疤痕。
臨床表現
① 初期
a. 一側或雙側
b. 腫大如豆的淋巴結
c. 成串堅實,推之活動,
d. 不熱不痛,膚色正常
② 中期
a. 結核漸大,與皮粘連
b. 有少疼痛或壓痛。
c. 成膿微紅、微熱、有波動
③ 后期
a. 稀薄,夾有敗絮樣壞死物質
b. 易成潛行性空腔
c. 肉芽不鮮紅、瘡周紫暗、此愈彼潰,久不收口,易成竇道。
第十二節 竇道
竇道是一種只有外口而無內口的病理性盲道。其特點是表現為深部組織通向體表的管道,有一個或多個外口,管道或長或短,或直或彎。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六章瘡瘍重要考點輔導。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