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二章重要考點


2016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個多月的復習時間里,如何能快速,順利通過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呢?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二章重要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各章節重要考點匯總
第二章 中醫外科學范圍、疾病命名及基本術語
第一節 疾病的命名原則
一般是依據其發病部位、穴位、臟腑、病因、形態、顏色、特征、范圍、病程、傳染性等分別加以命名的。
① 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癰、顴疔、對口疽等。
②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③ 以臟腑命名者,如腸癰、肝癰、肺癰等。
④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傷風、凍瘡、漆瘡等。
⑤ 以形態命名者,如蛇頭疔、鵝掌風等。
⑥ 以顏色命名者,如白駁風、丹毒等。
⑦ 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爛疔、流注、濕瘡等。
⑧ 以范圍大小命名者,如小者為癤,大者為癰等。
⑨ 以病程長短命名者,如千日瘡等。
⑩ 以傳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第二節 基本術語
1) 瘍:又稱外瘍,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總稱。瘍科即外科
2) 瘡瘍: 廣義:上是指一切體表外科疾患的總稱;
狹義:是指發于體表的化膿性疾病。
3) 腫瘍:體表外科疾病尚未潰破的腫塊
4) 潰瘍:一切外科疾病已潰破的瘡面
5) 應指:指患處已化膿(或有其他液體),用手按壓時有波動感。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二章重要考點輔導。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個多月的復習時間里,如何能快速,順利通過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呢?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二章重要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各章節重要考點匯總
6) 袋膿:潰后瘡口縮小,或切口不當,致使空腔較大,有如口袋之形,膿液不易排除而蓄積袋底,即為袋膿
7) 漏:凡潰瘍孔處流膿經久淋漓不止,好像滴漏一樣,曰漏,是以癥狀命名的。它包括兩種不同性質的病理改變,一為現稱的瘺管,指體表與有臟腑之間的病理性管道,具有內口和外口;一為竇道,指深部組織通向體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具有一個外口。兩者在外口部均有膿水經久淋漓不止。
8) 痰:是指發于皮里膜外、筋肉骨節之間,或軟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塊,屬有形之征,多為陰證。臨證中以痰取名的疾病歸納起來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瘡癆性病變,如流痰、子痰等;另一類是囊腫性病變,如痰包、痰核等。還有一類疾病雖不是以痰命名,但其病因與痰有關,如氣癭、肉癭等。
9) 巖:病變部腫塊堅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巖石,破潰后瘡面中間凹陷較深,狀如巖穴,故稱之謂巖。巖與癌相同。
10)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現善的癥狀表示預后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腎善。
11) 順證:“順”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況。外科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按著順序出現應有的癥狀者,稱為“順證”。
12) 逆證:“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不以順序而出現不良的癥狀者,稱為“逆證”。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二章重要考點輔導。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