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醫助理醫師筆試二試高頻考點(祛濕劑)


關于“祛濕劑”的考點具體內容,環球網校小編將為各位考生整理如下:
祛濕劑
含 義:以祛濕藥為主組成,具有化濕利水、通淋泄濁等作用,治療水濕病證的一類方劑。
分 類:化濕和胃、清熱祛濕、利水滲濕、溫化水濕、祛風勝濕 ←五類
注 意:常配伍理氣之品,以求氣化則濕亦化
49、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蒼術 — 燥濕運脾 主治:濕滯脾胃證
厚樸 — 行氣燥濕 口淡無味,脘腹脹滿,舌苔白膩
陳皮 — 行氣燥濕,健脾和胃 病機:濕困脾胃,運化無力,氣機不暢
甘草 — 益氣和胃,調和諸藥 治法: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生姜/大棗 — 調理脾胃
50、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藿香 — 解表散寒,芳香化濕,醒脾和胃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
蘇葉/白芷 — 解表散寒,芳香化濕 惡寒發熱,胸膈滿悶,脘腹脹痛,嘔惡泄瀉,舌苔白膩
厚樸/大腹皮 — 行氣祛濕 病機:外感風寒,內傷濕滯
白術/茯苓 — 健脾祛濕 治法:解表散寒,化濕和胃
桔梗 — 開宣肺氣
半夏/陳皮 — 燥濕行氣降逆和胃止嘔
51、三仁湯《溫病條辨》
杏仁 — 宣暢上焦,通利肺氣 (宣上) 主治:濕重于熱之濕溫病
白蔻仁 — 芳香化濕,行氣寬中 (暢中) 頭身疼痛,胸悶不饑,午后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薏苡仁 — 利水滲濕,暢導下焦 (滲下) 病機:濕熱阻滯上中下三焦,濕遏熱伏
半夏/厚樸 — 燥濕行氣,消痞散結 治法:清熱祛濕,宣暢氣機
滑石/通草/竹葉 — 清熱利濕,引濕熱從小便出 運用:“三忌”←忌汗、忌下、忌潤
52、茵陳蒿湯《傷寒論》
茵陳蒿 — 清熱利濕退黃 主治:濕熱黃疸(陽黃)
大黃 — 瀉熱逐瘀 利濕 -前后分消 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如橘皮,小便不利,苔黃膩,脈滑數
梔子 — 清熱利濕,引濕熱從小便出 - 病機:濕熱熏蒸 膽汁外溢
運用: 治法:清熱利濕退黃
53、五苓散《傷寒論》
澤瀉/茯苓/豬苓 — 利水滲濕 (澤瀉)君 主治:Ⅰ、(蓄水證)—太陽表邪未解,膀胱氣化不利 Ⅱ、水濕內停之水腫、泄瀉、小便不利
白術 — 燥濕益氣健脾 水腫或泄瀉,小便不利,苔白
桂枝 — 溫陽化氣利水,兼以解表 病機:膀胱氣化不利,水濕內停,兼外邪未解
配伍特點:1、表里同治 - 內利水濕,外散表邪 治法:解表利水
2、二焦兼調 – 通利膀胱為主,又兼實脾制水
54、真武湯《傷寒論》
附子 — 溫補脾腎(腎為主),散寒止痛 主治:Ⅰ、脾腎陽虛,水飲內停證(偏腎陽不足) Ⅱ、太陽病發汗太過,陽虛水泛
白術 — 燥濕益氣健脾 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腰下為甚),苔白不渴,脈沉
茯苓 — 利水滲濕 健脾 病機:脾腎陽虛,氣化失司,水飲內停
生姜 — (走表)發散水氣 治法:溫陽利水
白芍 — 養陰(→以陰中求陽)舒筋,利水(→行水氣)
目前在備考2020年中醫助理醫師筆試二試的考生要了解清楚小編為大家準備的“2020年中醫助理醫師筆試二試高頻考點(祛濕劑)”的內容。大家要抓緊時間復習,認真復習每一個考點,做好復習準備。預祝大家順利通過考試。
大家還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環球網校將為大家發布2020年中醫助理醫師二試考試安排、準考證打印等更多內容。此外,環球網校老師們還為大家準備了中醫助理醫師筆試備考資料,大家趕快點擊下方按鈕下載收藏吧。
最新資訊
- 2023年中醫助理醫師技能考試60病秒殺詞總結2023-05-15
- 中醫助理醫師實踐技能第一站近五年高頻考點匯總節選2023-05-05
- 2022年中醫助理醫師技能考試病例分析診斷公式匯總2022-04-15
- 2022年中醫助理醫師技能考試備考資料:34個選方歌訣2022-03-02
- 2022年中醫助理醫師技能考試備考資料:34個選方歌訣2022-03-02
- 2022年中醫助理醫師備考知識點:辨痛2022-02-21
- 2022年中醫助理醫師高頻考點:中醫內科學-癃閉2022-02-08
- 2022年中醫助理醫師考試資料:《傷寒論》桂枝湯2022-01-28
- 2022年中醫助理醫師內科學考點:循環系統疾病2021-12-24
- 2022年中醫助理醫師備考知識點:祛暑劑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