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執業藥師基礎考點:口腔黏膜吸收


口腔黏膜吸收主要內容如下:
1.口腔生理及吸收機制
口腔內不同部位的黏膜結構、厚度和血液供應均不同。口腔黏膜的結構與性質具有分布區域差別,給藥部位不同,藥物吸收速度和程度也不同,角質化上皮構成口腔保護屏障,外來物質很難透過。頰黏膜和舌下黏膜的上皮均未角質化,有利于藥物全身吸收。其他可能作為口腔給藥的黏膜為齒齦和硬腭黏膜,上皮為角質化組織。一般認為口腔黏膜滲透性能界于皮膚和小腸黏膜之間。藥物滲透性能順序為舌下黏膜>頰黏膜>牙齦、硬腭黏膜。另外,唾液的沖洗作用可能影響藥物吸收,口腔中酶、pH和滲透壓也會影響藥物吸收。
2.口腔吸收的特點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
口腔吸收的藥物經頸內靜脈到達心臟,再入體循環,避免了肝臟的首過作用,也不受胃腸道pH和酶系統的破壞。口腔給藥有利于首過作用大或胃腸中不穩定的藥物。此外,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舌下有良好的吸收。
藥物在口腔吸收,一般為被動擴散,且脂溶性的非解離型藥物更易吸收。某些藥物在口腔吸收存在著載體參與的轉運系統,可出現飽和和競爭抑制現象。
口腔黏膜作為全身用藥途徑主要指頰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舌下黏膜滲透能力強,藥物吸收迅速,給藥方便,許多口服首過作用強或在胃腸道中易降解的藥物。易受唾液沖洗作用影響、保留時間短是舌下給藥的主要缺點。因而舌下片劑要求藥物溶出速度快、劑量小、作用強。頰黏膜表面積較大,但藥物滲透能力比舌下黏膜差,一般藥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如舌下黏膜。頰黏膜給藥能夠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避免胃腸道中的酶解和酸解作用,且受口腔中唾液沖洗作用影響小,能夠在黏膜上保持相當長時間,有利于多肽、蛋白質類藥物吸收,有利于控釋制劑釋放。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
藥物經口腔黏膜滲透的能力與藥物本身的脂溶度、解離度和分子量大小密切相關。大多數弱酸和弱堿類藥物的口腔黏膜吸收與其分配系數成正比,遵循pH分配假說。
最新資訊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重點:法規核心條款解讀,易懂好記2025-09-23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二知識重點:中藥功效 + 應用考點,系統總結2025-09-22
- 2025執業藥師重點總結:全科目核心考點整合2025-09-19
- 2025執業藥師中藥一知識重點:中藥基礎 + 炮制考點,清晰梳理2025-09-18
- 2025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教材核心內容提煉,針對性復習2025-09-17
- 2025執業藥師法律法規重點口訣:實用記憶技巧,輕松掌握考點2025-09-16
- 2025執業藥師重點歸納:四科核心知識梳理,助力高效記憶2025-09-15
- 2025年執業藥師法規重點總結:覆蓋高頻考點+易混點解析,備考必看2025-09-12
- 狂背!10個執業藥師法規考點(附各科高頻考點),建議收藏2025-09-10
- 2025年執業藥師西藥綜合重點章節,藥綜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