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咨詢工程師(投資) > 咨詢工程師(投資)備考資料 > 2014年咨詢工程師《政策與規劃》講義:第十章二節

2014年咨詢工程師《政策與規劃》講義:第十章二節

更新時間:2014-01-21 14:52:34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咨詢工程師(投資)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14年咨詢工程師《政策與規劃》講義:第十章二節

  第二節 西部大開發戰略

  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提出

  西部大開發是中共中央貫徹鄧小平關于我國現代化建設“兩個大局”戰略思想、面向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大戰略部署。

  (一)“兩個大局”戰略思想

  鄧小平同志1988年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區要對外開放,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帶較快地先發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地發展,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的時候,比如20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時,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一個大局。沿海地區也要服從這個大局。

  (二)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是對“兩個大局”戰略思想的貫徹

  1999年3月,江澤民同志在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九屆二次會議有關會議上的講話中談到:“中央已經明確了加快中西部地區開發的方針?!蓖?月9日,江澤民同志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步伐的條件已經具備,時機已經成熟。在繼續加快東部沿海地區發展的同時,必須不失時機地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從現在起,這要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月17日他再度指出,實施西部地區大開發,是全國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大思路,是一個振興中華的宏偉戰略任務。

  2000年3月5日,朱櫧基總理在九屆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實施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是黨中央貫徹鄧小平同志關于我國現代化建設“兩個大局”戰略思想,面向新世紀所作出的重大決策。這對于擴大內需、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對于促進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對于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和鞏固邊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指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關系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關系地區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

  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規劃部署

  (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目標、階段、重點區域

  1.戰略目標

  西部大開發總的戰略目標是: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到21世紀中葉全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從根本上改變西部地區相對落后的面貌,建成一個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生活安定、民族團結、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2.三個階段

  西部大開發總體規劃可按50年劃分為三個階段:

  (1)奠定基礎階段。從2001年到2010年,重點是調整結構,搞好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技教育等基礎建設,建立和完善市場體制,培育特色產業增長點,使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初步改善,生態和環境惡化得到初步遏制,經濟運行步入良性循環,增長速度達到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2)加速發展階段。從2010年到2030年,在前階段基礎設施改善、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制度建設成就的基礎上,進入西部開發的沖刺階段,鞏固提高基礎,培育特色產業,實施經濟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和專業區域布局的全面升級,實現經濟增長的躍進。

  (3)全面推進現代化階段。從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發展地區增強實力,融入國內國際現代化經濟體系自我發展的基礎上,著力加快邊遠山區、落后農牧區開發,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全面縮小差距。

  3.三個重點發展區域

  (1)成渝經濟區。成渝經濟區位于長江上游,地處四川盆地,面積20.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城鎮、產業集聚區。成渝經濟區的區域范圍包括:重慶市的萬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萬盛、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雙橋、綦江、潼南、銅梁、大足、榮昌、璧山、梁平、豐都、墊江、忠縣、開縣、云陽、石柱31個區縣,四川省的成都、德陽、綿陽、眉山、資陽、遂寧、樂山、雅安、自貢、瀘州、內江、南充、宜賓、達州、廣安15個市,區域面積20.6萬平方公里。

  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西部大開發以來的發展建設,成渝經濟區已成為西部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具有在新起點上加快發展的良好條件。在新形勢下加快成渝經濟區發展,對于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成渝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示范區和長江上游生態安全的保障區。《成渝經濟區規劃》明確了發展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到2020年,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國務院要求,《成渝經濟區規劃》實施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著力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著力推進統籌城鄉改革,著力提升發展保障能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著力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提高,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在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地處我國沿海西南端,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所轄行政區域和玉林、崇左兩市交通、物流等組成,陸地國土面積4.25萬平方公里,2006年末總人口1255萬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中國與東盟、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越“兩廊一圈”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南合作等多區域合作的交匯點。擁有沿海1595公里海岸線,深水岸線 160多公里,是國內僅存的未大規模開發的連片沿海岸線,是我國沿海地區規劃布局新的現代化港口群、產業群和建設高質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區域。

  改革開放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總量占廣西全區比重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過5000萬噸,集疏運條件逐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發揮;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一批國家重大項目已經建成或將開工建設;開放水平不斷提高,與國內其他地區的經濟合作日益深化,在面向東盟開放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得到加強。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發開放,是國家深化西部大開發,完善沿海經濟布局,推動形成東中西良性互動和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重大戰略舉措。

  北部灣經濟區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灣、服務“三南”(西南、華南和中南)、溝通東中西、面向東南亞,充分發揮連接多區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橋梁和合作平臺作用,以開放合作促開發建設,努力建成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的戰略重點是:優化國土開發,形成開放合作的空間優勢;完善產業布局,形成開放合作的產業優勢;提升國際大通道能力,構建開放合作的支撐體系;深化國際國內合作,拓展開放合作的新空間;加強社會建設,營造開放合作的和諧環境;著力推進改革,創新開放合作的體制機制。

  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目標是:經過10到15年的努力,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我國沿海重要經濟增長區域,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3)關中-天水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以下簡稱經濟區)包括陜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楊凌、商洛(部分區縣)和甘肅省天水所轄行政區域,面積7.98萬平方公里,直接輻射區域包括陜西省陜南的漢中、安康,陜北的延安、榆林,甘肅省的平涼、慶陽和隴南地區。

  關中-天水經濟區的五大優勢包括:戰略區位重要;科教實力雄厚;工業基礎良好;文化積淀深厚;城鎮帶初步形成。

  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國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全國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

  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六大目標是:

  1)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到2020年,經濟總量占西北地區比重超過1/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翻兩番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2)創新能力有新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科技實力居全國領先地位,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窘ǔ梢晕靼矠橹行牡慕y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

  3)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突破。交通、水利、市政、信息等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覆蓋經濟區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基本建成,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管理水平取得明顯提高。

  4)城鎮化水平有新提高。實現西(安)成(陽)經濟一體化,形成國際現代化大都市,城鎮群集聚發展,城鄉統籌取得突破,城鎮化率達到60%。

  5)公共服務達到新水平。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酒占案咧须A段教育,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

  6)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森林覆蓋率達到47%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60%以上;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顯著降低,渭河干流達到Ⅲ類水質,中心城市市區空氣中SO2和NO2含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城鎮污水、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

  (二)“十五”時期關于西部大開發的部署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指出,實施西部大開發,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進取、量力而行、統籌規劃、科學論證、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力爭用5-10年時間,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有突破性進展,西部開發有一個良好開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對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進行了具體部署?!笆濉庇媱潟r期,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任務是:

  (1)加快水利、交通通信電網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2)突出抓好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節水和開發水資源等一批具有戰略意義的重點工程。

  (3)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保護天然林資源,因地制宜實施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推進防沙治沙和草原保護,注意發揮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

  (4)鞏固和加強西部地區的農業基礎,發展特色產業,推進優勢資源合理開發和深度加工,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

  (5)堅持科教先行,重點發展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做好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的工作。推廣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6)依托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線及中心城市,以線串點、以點帶面、實行重點開發,促進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長江上游經濟帶和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區的形成,提高城鎮化水平。

  (三)“十一五”時期關于西部大開發的部署

  中央關于“十一五”時期西部大開發的部署,體現在《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中。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改革開放步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發展質量,通過國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區域合作,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提高廣大城鄉居民物質文化水平,開創西部大開發的新局面。

  2.規劃目標

  “十一五”西部大開發總的目標是,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穩定提高?;A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實現新突破,重點地區和重點產業的發展達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邁出扎實步伐。

  3.主要任務

  (1)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繼續基礎設施建設;

  (3)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4)引導重點區域加快發展;

  (5)堅持抓好生態保護和建設、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

  (6)著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務;

  (7)切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8)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四)西部大開發十年成就

  西部大開發,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

  (1)國家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截至2009年,國家累計新開工西部開發重點工程70項,投資總規模約1萬億元,中央累計投入財政性建設資金5500億元、財政轉移支付75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資金3100億元。國家投入帶動了社會投入,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

  (2)以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為突破口,西部地區發展的基礎性問題開始得到解決。截至2009年,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顯著加強。經過幾年的努力,許多項目已經開始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西部地區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西部大開發中,國家一手抓關系西部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手抓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中小項目,使各族人民不斷得到實惠,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4)以改革開放為動力,西部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不斷提高。國家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強大動力和重大任務,積極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西部各級地方政府積極鼓勵、支持、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力完善市場體系,不斷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拓寬東西合作和對外開放領域。

  三、西部大開發的今后十年

  2010年7月5日到6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雖然過去十年西部大開發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發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較大,西部地區仍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總書記講話中還提出了今后十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以及需重點抓好的工作。

  (一)今后十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指導思想

  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進一步加大投入、強化支持,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以改善民生為核心,以科技進步和人才開發為支撐,更加注重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發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著力建設美好家園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著力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更加注重社會事業發展,著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優化區域布局,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推動西部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

  (二)今后十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目標

  今后十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目標是:

  (1)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臺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2)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一個大臺階,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與東部地區差距明顯縮小。

  (3)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個大臺階,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

  (三)今后十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需重點做好的工作

  今后十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要集中力量解決全局性、戰略性、關鍵性問題,需重點做好的工作包括:

  (1)堅持夯實基礎,進一步提升發展保障能力,加快構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2)堅持協調發展,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形成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新格局。

  (3)堅持為民謀利,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會建設,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體系。

  (4)堅持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建立有利于西部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5)堅持和諧發展,進一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6)堅持大局意識,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大中央對西部地區的政策支持力度,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支持和參與西部大開發。

  (四)今后十年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定位

  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對今后十年西部大開發的總體戰略定位有明確的表述。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定位是:

  (1)西部大開發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具有優先位置;

  (2)西部大開發在促進社會和諧中具有基礎地位;

  (3)西部大開發在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五)“十二五”規劃關于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部署

  (1)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給予特殊政策支持。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鐵路、公路、民航、水運網絡,建設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點水利樞紐,加快推進油氣管道和主要輸電通道及聯網工程。

  (3)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強化地質災害防治,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繼續實施重點生態工程,構筑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4)發揮資源優勢,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在資源富集地區布局一批資源開發及深加工項目,建設國家重要能源、戰略資源接續地和產業集聚區,發展特色農業、旅游等優勢產業。

  (5)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災區發展。

  (6)堅持以線串點、以點帶面,推進重慶、成都、西安區域戰略合作,推動呼包鄂榆、廣西北部灣、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關中-天水、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等經濟區加快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編輯推薦:

  2014年VIP套餐推薦

   2014年考前密訓終身保障 

  2014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考試內容變化 

  2014年全國注冊咨詢工程師考試大綱各科匯總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咨詢工程師頻道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咨詢工程師(投資)資格查詢

咨詢工程師(投資)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咨詢工程師(投資)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咨詢工程師(投資)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