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銀監會將嚴查銀行“資金池”理財業務


>>>點擊進入: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投資分析》各章節真題匯總
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昨日在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熱點問題座談會上要求,銀行要特別注意規范銷售行為,嚴禁未經授權銷售產品,嚴禁銷售私募股權基金產品,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要將風險提示放在首位,及時、準確、完整地披露信息,使客戶認識到理財有風險。
閻慶民指出,目前銀行與客戶對理財業務風險收益特征認識有不一致的地方。銀行認為,理財產品,特別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應該“隨行就市”;而大部分金融消費者將理財視為一種變相的存款,沒有將其作為一種投資,期望“旱澇保收”。對風險收益特征認識不一致,就容易產生糾紛。加之個別銀行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風險提示不到位等不規范銷售行為,以及違規開展“資金池”理財業務等問題,導致風險邊界模糊。
他說,理財業務發展與銀行內部管理水平也存在不一致。2004年以來,銀行理財資金賬面余額已經增加到7萬多億元。銀行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期限的錯配,增大了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難度;管理信息系統、專業人才的不足也帶來了操作風險隱患。這些都對銀行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戰。
閻慶民表示,我國理財業務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要客觀、理性、動態地看待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銀監會一方面將督促銀行在產品設計、銷售、信息披露等方面履行責任,維護客戶合法權益和銀行聲譽,建立“賣者有責”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強消費者教育,提高金融消費者風險意識,宣傳理財與存款的區別,營造“買者自負”的氛圍,“也請媒體朋友協助我們做好相關工作”。
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在座談會上披露,目前仍有部分銀行繼續開展不規范的“資金池”理財業務。對此,銀監會已將“資金池”理財業務列為今年現場檢查重點,各銀行應盡快自查整改。銀監會作為銀行理財業務的監管部門,將逐步修訂和完善理財業務監管法規框架,在制度層面保證有法可依。
現在市場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可大致劃分為四大類,即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類、信貸類、存款類、權益類,據估算,去年銀行業理財產品的年化加權平均收益率約為4.1%。
2013年證券從業考試報考指南:報名流程
更多信息: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頻道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論壇
最新資訊
- 2024年10月香港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背景及相關信息2024-09-14
- 取得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證書可享個稅扣除2024-08-28
- 中國證券業協會:2024年6月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違規人員及處理情況2024-08-16
- 中國證券業協會:2024年3月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違規人員及處理情況2024-05-24
- 證券從業行業動態:中國證券業協會修訂《兩部規范》2024-05-20
- 中國證券業協會:2023年11月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違規人員及處理情況2024-01-15
- 2023年10月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違規人員處理結果2023-12-19
- 2023年9月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違規人員及對應處理情況2023-12-14
- 證券資格考試行業動態:境外證券專業人才從業特別程序有關安排2023-11-30
- 2023年9月香港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時間調整通知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