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全工程師《生產管理》知識點(6)


(二)事故調度統計報告的有關規定$lesson$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安全生產調度統計業務規范》的通知”(安監總廳字[2005]56號)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調整生產安全事故調度統計報告的通知》(安監總調度[2007]120號),對生產安全事故調度統計報告范圍、內容和時限作出了如下規定:
1.生產安全事故調度統計報告范圍
(1)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員死亡、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2)各類非法生產經營事故;
(3)事故性質暫時界定不清的各類事故。
調度快報事故范圍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各行業領域發生的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煤礦一般事故,較大以上涉險事故,事故性質暫時不清的較大及以上事故。
2.調度快報
(1)調度快報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年、月、日、時、分):
2)事故發生地[省(區、市)、市(地)、縣(市)、鄉(鎮)];
3)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經濟類型(國有和國有控股、集體和集體控股、民營和民營控股以及合資、外資等);
4)事故類型(按照各行業和領域的事故類型報告);
5)生產規模和能力(設計、核定);
6)發生事故單位的安全評估等級和持有證件情況;
7)發生事故的車輛、船舶、飛行器、容器等牌號、名稱及核載、實載情況;
8)事故簡要情況(事故的經過及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9)事故現場總人數和傷亡人數(死亡、失蹤、被困、輕傷、重傷、急性工業中毒等);
10)初步估計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11)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2)調度快報時限
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接到較大及以上事故報告后,要在2小時內報送至安全監管總局(調度統計司)。對事故情況暫時不清的,可先報送事故概況并及時跟蹤,或有新情況續報。
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接到煤礦一般事故報告,每周周五前和每月月末報送至安全監管總局(調度統計司)。
(3)事故快報的方式
接到事故信息后,根據事故情況,按以下方式逐級報送:
1)一次死亡(遇險)10人以下事故使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一的網絡傳輸軟件報送,尚不具備網絡傳輸條件的可使用傳真報送;
2)一次死亡(遇險)10人以上(含10人)事故、社會影響重大事故和重特大未遂傷亡事故發生后,使用網絡傳輸軟件和電話同時報告,不具備網絡傳輸條件的使用傳真和電話同時報告。
3.統計月報
(1)統計月報內容
生產安全事故基本情況,包括事故發生單位的名稱、地址、事故死亡、事故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直接經濟損失、事故原因、事故類別等情況。
(2)統計月報時限
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應按照《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調整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時間的通知》(安監總廳統計[2007]37號)要求,于每月6日前,將上月本地區工礦商貿企業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卡片報送至安全監管總局(調度統計司)。
(3)事故統計月報的報送方式
各類工礦商貿企業傷亡事故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統計報告;煤礦企業傷亡事故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統計報告(未設立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地區,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使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一的傷亡事故統計軟件通過專用網絡報送傷亡事故統計卡片;尚不具備專用網絡傳輸條件的單位,可使用公共網絡報送事故統計卡片。
4.有關生產安全事故調度統計報告的幾個問題
(1)以高等級事故因素為先確定事故等級
一起事故造成的人員死亡、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和直接經濟損失如同時符合2個以上事故等級的,在總體事故統計時,以最高事故等級為先進行統計。
(2)事故等級的變化調整
由于事故造成的死亡、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直接經濟損失發生變動,導致事故等級出現變化的,要按照《條例》等有關規定重新進行事故等級調整。
(3)事故報告項目的界定標準
重傷。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和《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GB/T15499――1995),“重傷”是指造成職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害。具體是指損失工作日等于和超過105日的失能傷害。
急性工業中毒。參照《勞動部辦公廳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統計問題解答》(1993年9月17日),“急性工業中毒”是指人體因接觸國家規定的工業性毒物、有害氣體,一次或短期內吸人大量工業有毒物質使人體在短時間內發生病變,導致人員立即中斷工作。人院治療的列入急性工業中毒事故統計。
死亡和失蹤。道路交通、火災和水上交通事故在7天內死亡或失蹤超過7天的,均按死亡事故報告統計;其他事故在30天內死亡的(因醫療事故死亡的除外,但必須得到醫療事故鑒定部門的確認)或失蹤超過30天的,均按死亡事故報告統計。如果來不及在當月統計的,應在下月補報。超過上述事故規定報告期限死亡的,不再進行補報和統計。
直接經濟損失。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6721――1986),“直接經濟損失”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因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善后處理、事故救援、事故處理所支出的費用和財產損失價值等合計,具體統計范圍包括以下幾項:
1)人身傷亡后所支出的費用
①醫療費用(含護理費用);
②喪葬及撫恤費用:
③補助及救濟費用;
④歇工工資。
2)善后處理費用
①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
②現場搶救費用:
③清理現場費用。
3)財產損失價值
①固定資產損失價值:
②流動資產損失價值。
(4)事故性質的界定
要嚴格事故性質的界定,對事故性質暫時界定不清的,應先按要求及時快報,經事故調查認定為非生產安全事故的,要及時向安全監管總局寫出書面報告,在沒有明確批復之前,必須進入統計。
2012年安全工程師考試網上輔導招生簡章 2011注冊安全工程師論壇考后交流專區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基礎》28個核心考點,考前突擊必看2025-09-23
- 備考沖刺!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管理科目速記口訣,適配2025年考試重點2025-09-19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第四章23個重要考點,分值6-10分2025-09-19
- 干貨來襲!注安法規數字匯總,考試提分就靠它2025-09-15
- 別錯過!注安技術速記口訣適配2025年考試重點2025-09-15
- 緊急收藏!注安實務答題模板全匯總,7大專業類別答題邏輯清晰2025-09-15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基礎》13個高頻易錯點攻略,上考場前必看2025-09-10
- 鎖定2025中級注安《安全生產管理》19個必背考點,科學記憶技巧助你輕松拿分2025-09-10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規》第三章26個重要考點,分值16-23分2025-09-10
- 2025年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基礎》第一章真題考點:金屬切削機床及砂輪機安全技術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