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財務管理》預習:成本費用管理
環球網校希望考生在2014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報名前,可以簡單輕松的進行一些知識點的預習。還有更多試題及技巧敬請期待!
成本費用管理
標準成本管理:是以標準成本為基礎,將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對比,揭示成本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責任,進而采取措施,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1)在標準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差異是指一定時期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實際成本與相關的標準成本之間的差額。實際成本大于標準成本稱為超支差異;實際成本小于標準成本稱為節約差異。
(2) 企業在確定標準成本時,可以根據自身的技術條件和經營水平,在以下類型中進行選擇:
一是理想標準成本,這是一種理論標準,它是指在現有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優成本水平,即在生產過程無浪費、機器無故障、人員無閑置、產品無廢品的假設條件下制定的成本標準。
二是正常標準成本,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本標準,這一標準考慮了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失、故障和偏差等。
通常來說,正常標準成本大于理想標準成本。正常標準成本具有客觀性、現實性和激勵性等特點。
(3)產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三個項目組成。無論是確定哪一個項目的標準成本,都需要分別確定其用量標準和價格標準,兩者的乘積就是每一個成本項目的標準成本,將各項目的標準成本匯總,即得到單位產品的標準成本。
用量標準=(實際用量-標準用量)* 標準價格
價格標準=(實際價格-標準價格)* 實際用量
注:這里的“標準用量”是“實際產量下的標準用量”。
(4).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分析
①兩差異法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工時標準標準分配率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實際產量下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②三差異法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工時標準標準分配率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固定制造費用產量差異=(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工時-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會計職稱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中級會計師三科重要考點,照著學就對了!2025-11-20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清算”的重要考點匯總2025-11-18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年限”(1年、2年、3年、5年等)重要知識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30日”常考考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1/3”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4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1/2”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3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已經開始,這份免費資料包你還沒領取?2025-11-13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一致”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0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還沒開始?這份備考資料包能救命!2025-11-06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中級會計實務哪章最難?如何攻克?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