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生產的稅務管理
(一)生產的稅務管理
(1)存貨的稅務管理: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存貨計價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計價方法。不同的計價方法為稅收籌劃提供了可操作空間。
(2)固定資產的稅務管理:企業可以采用直線折舊法或加速折舊法進行固定資產后續計量,不同的折舊方法影響當期費用和產品成本。
如果采用直線法,企業各期稅負均衡;如果采用加速折舊法,企業生產前期利潤較少、從而納稅較少,生產后期利潤較多、從而納稅較多,加速折舊法起到了延期納稅的作用。
(3)人工工資的稅務管理: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合理工資薪金支出,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時,不再受計稅工資或工效掛鉤扣除限額的限制,可以全額據實扣除。因此,企業在安排工資、薪金支出的同時,應當充分考慮工資、薪金支出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影響
(4)費用的稅務管理:不同的費用分攤方法會擴大或縮小產品成本,從而影響企業利潤水平和稅收,企業可以通過選擇有利的分攤方法來進行稅收籌劃
(二)生產過程稅收籌劃舉例
【例】存貨計價方法的稅收籌劃
某企業2008年先后進貨兩批,數量相同,進價分別為400萬元和600萬元。2009年和2010年各出售一半,售價均為100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不存在納稅調整項。
試比較采用加權平均法和先進先出法兩種不同計價方法對企業所得稅和凈利潤的影響。
【正確答案】分析如下:
在加權平均法和先進先出法下,營業成本、企業所得稅和凈利潤的計算如下表:
表7-5 不同計價方法影響稅金情況表(單位:萬元)
|
項目 |
加權平均法 |
先進先出法 | ||
|
2009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10年 | |
|
銷售收入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
銷售成本 |
500 |
500 |
400 |
600 |
|
稅前利潤(應納稅所得額) |
500 |
500 |
600 |
400 |
|
所得稅 |
125 |
125 |
150 |
100 |
|
凈利潤 |
375 |
375 |
450 |
300 |
從上表可知,雖然各項數據的兩年合計相等,但不同的計價方法對當年企業所得稅和凈利潤影響不同。顯然,在社會經濟處于通貨緊縮的時期,采用先進先出法比較合適,而在社會經濟比較穩定的時期,采用加權平均法比較合適。
最新資訊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年限”(1年、2年、3年、5年等)重要知識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30日”常考考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1/3”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4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1/2”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3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已經開始,這份免費資料包你還沒領取?2025-11-13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一致”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0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還沒開始?這份備考資料包能救命!2025-11-06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中級會計實務哪章最難?如何攻克?2025-10-24
- 2026中級會計《經濟法》各章重要考點與備考指南2025-10-21
- 2026年小白備考中級會計需要準備哪些資料2025-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