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第七章知識點: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節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概述
一、納稅人
(一)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不適用
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
(三)納稅人的劃分標準
我國稅收管轄權采取混合管轄權,即來源地管轄權和居民管轄權混合。
具體標準采用:登記注冊標準、實際管理機構標準。
(四)納稅義務
1、居民企業――無限納稅義務。
2、非居民企業――有限納稅義務。
3、扣繳義務人――針對非居民企業
(1)法定扣繳義務人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
(2)指定扣繳義務人
對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工程作業和勞務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稅務機關可以指定工程價款或者勞務費的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 |
劃分標準 |
納稅義務 |
居民企業 |
(1)依照中國法律、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
(2)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
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 |
非居民企業 |
(1)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法規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企業;
(2)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
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 |
【提示】
(一)居民企業
1、企業登記注冊地――企業按照根據有關規定登記注冊的住所地。
(1)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包括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
(2)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的企業,包括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
2、實際管理機構――是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人員、賬務、財產等實施實質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機構。
3、境外中資企業的身份確認
境外中資企業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為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居民企業:
(1)企業負責實施日常生產經營管理運作的高層管理人員及其高層管理部門履行職責的場所主要位于中國境內。
(2)企業的財務決策和人事決策由位于中國境內的機構或人員決定,或需要得到位于中國境內的機構或人員批準。
(3)企業的主要財產、會計賬簿、公司印章、董事會和股東會議紀要檔案等位于或存放于中國境內。
(4)企業1/2(含)以上有投票權的董事或高層管理人員經常居住于中國境內。
非境內注冊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投資設立的企業――其外商的法律地位不變。
非境內注冊居民企業――不視為受控外國企業,但是其所控制的其他受控外國企業仍然按規定進行稅務處理。
(二)非居民企業
1、機構、場所
是指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機構、場所,包括:
(1)管理機構、營業機構、辦事機構;
(2)工廠、農場、開采自然資源的場所;
(3)提供勞務的場所;
(4)從事建筑、安裝、裝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業的場所;
(5)其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機構、場所。
非居民企業委托營業代理人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包括委托單位或者個 人經常代其簽訂合同,或者儲存、交付貨物等,該營業代理人視為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
2、來源地
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按以下原則確定:
(1)銷售貨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動發生地確定;
(2)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
(3)轉讓財產所得,不動產轉讓所得按照不動產所在地確定,
動產轉讓所得按照轉讓動產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
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按照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確定;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或者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負擔或者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所在地確定;
(6)其他所得,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3、實際聯系
指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擁有據以取得所得的股權、債權,以及擁有、管理、控制據以取得所得的財產等。
4、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所得――源泉扣繳。
二、征收范圍
(一)所得的類型
1、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
2、在業經營所得和清算所得
(1)在業經營所得
指納稅人在開業經營時賬冊上所記載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
(2)清算所得
指企業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資產凈值、清算費用以及相關稅費等后的余額。
投資方從被清算企業分的的剩余資產,其中相當于從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中應分得的部分――確認為股息所得。
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剩余資產-股息所得-投資成本
(二)所得來源的確定
1、銷售貨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動發生地確定;
2、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
3、不動產轉讓所得按照不動產所在地確定,動產轉讓所得按照轉讓動產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按照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確定;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或者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地確定。
三、稅率
(一)標準稅率
1、25%――適用于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
2、20%――適用于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
【提示】
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實際實行稅收優惠10%
(二)優惠稅率
1、20%優惠稅率――適用于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不含小型微利非居民企業)
(1)工業企業,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 30 萬元, 從業人數不超過 100 人, 資產總額不超過 3000 萬元;
(2)其他企業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 30 萬元, 從業人數不超過 80 人, 資產總額不超過 1000 萬元。
“從業人數”按企業全年平均從業人數計算。
“資產總額”按企業年初和年末的資產總額平均計算。?
2、15%的優惠稅率――高新技術企業
3、10%的優惠稅率――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中國居民企業向境外H股非居民企業股東派發2008年及以后年度股息時、QFII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股息、紅利、利息收入
類型 |
稅率 |
適用 |
居民企業 |
25% |
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有機構、場所且所得與機構、場所有關聯的非居民企業 |
非居民企業 |
20%(實際適用10%) |
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的境內所得 |
優惠 |
20% |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 |
15% |
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 | |
10% |
(1)中國居民企業向境外H股非居民企業股東派發2008年及以后年度股息;
(2)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下簡稱Q:FII)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股息、紅利和利息收入;
(3)適用于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 |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