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級經濟法》:所得稅法律制度(15)
(二)計稅依據的特殊規定
1、個人公益救濟性捐贈支出的扣除
個人用于中國境內公益、救濟性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注:直接捐贈不得扣除)
所得額×30%作為限額;
【例題】王先生在參加商場的有獎銷售過程中,中獎所得共計價值20000元。王先生領獎時告知商場,從中獎收入中拿出4000元通過教育部門向希望小學捐贈。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要求:(1)計算商場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2)王先生實際可得中獎金額。
【解答】(1)捐贈扣除限額=20000×30%=6000(元),大于實際捐贈額4000元,捐贈額可以全部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應納稅所得額=偶然所得-捐贈額=20000-4000=16000(元)
商場代扣個稅稅款=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6000×20%=3200(元)
(2)王先生實際可得金額=20000-4000-3200=12800(元)
接上例:如果是王某用稿酬所得進行公益性捐贈,限額=20000×(1-20%)×30%=4800>400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16000-4000)×14%
個人取得額度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
2、每次收入的確定
(1)勞務報酬所得: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事項連續取得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2)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應視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取得收入,以連載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為一次。
【例題】國內某作家創作的一部小說在報刊上連載三個月,第一個月支付稿酬3000元,第二個月支付稿酬4000元,第三個月支付稿酬5000元,計算該作家取得稿酬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答案】家取得稿酬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3000+4000+5000)×(1-20%)×20%×(1-30%)=1344(元)
(3)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某項使用權的一次轉讓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4)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例題】納稅人出租住房,收取一個季度的租金6000元,在計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時,應先折算為月,再扣除標準費用,即應納稅額=(2000-800)×10%×3。
(5)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每次取得收入為一次。
環球網校會計職稱輔導新增多種套餐五折優惠
2010年會計職稱考試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年限”(1年、2年、3年、5年等)重要知識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30日”常考考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1/3”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4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1/2”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3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已經開始,這份免費資料包你還沒領取?2025-11-13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一致”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0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還沒開始?這份備考資料包能救命!2025-11-06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中級會計實務哪章最難?如何攻克?2025-10-24
- 2026中級會計《經濟法》各章重要考點與備考指南2025-10-21
- 2026年小白備考中級會計需要準備哪些資料2025-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