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實務: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概念復習資料


第八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考試中處于較重要的地位,重點: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包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確認與計量。
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認定
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概念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主要以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該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25%)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在理解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概念時,應注意:
(1)區分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資產
①貨幣性資產,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貨幣性資產包括兩部分,即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的或者是可確定的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比如應收賬款100萬元,收取的金額是固定的,屬于貨幣性資產;而存貨收取的金額就不是固定的,如果庫存商品的成本為100萬元,變現時可能收130萬元,也可能收50萬元,故存貨不屬于貨幣性資產。
此外,收取的金額是可確定的資產也屬于貨幣性資產,比如,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到期值連本帶息是能準確計算的,但是,如果中途變現,則可收回金額是難以確定的,持有時間越長,變現價值越高,不知道什么時候變現,也就不知道變現的價值。
②非貨幣性資產,指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包括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區別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資產的主要依據是資產為企業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現金流入金額是否是固定的或可確定的。如果資產為企業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現金流入金額是固定的或可確定的,那么該項資產就是貨幣性資產;反之,資產為企業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現金流入金額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確定的,那么該項資產就是非貨幣性資產。
(2)關于涉及的補價
在非貨幣性交換中可能涉及部分補價,按照準則規定,補價應控制在交易總量的25%以內。即:
補價所占比重=補價/交易總量<25%
交易總量,在收到補價的企業為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支付補價的企業為支付的補價加上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
【例1】甲有一本書,公允價值為100元;乙有一本書,公允價值為80元,相互交換時,乙補付甲20元,則:
收到補價的企業補價所占比重=補價/交易總量=20/100=20%<25%
支付補價的企業補價所占比重=補價/交易總量=20/(80+20)=20%<25%
計算結果表明,此筆業務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009年會計職稱考試相關鏈接:
環球網校2009年會計職稱考試網上輔導方案
2008年中級會計職稱真題:經濟法
2008年初級會計職稱真題:經濟法基礎
更多信息請訪問:會計職稱考試頻道 會計職稱考試論壇 會計考試博客圈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