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法:第四章出口貨物的免、抵、退


出口貨物的“免、抵、退”:該方法主要適用于自營和委托出口自產貨物的生產企業。“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的出口自產貨物,免征增值稅;“抵”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得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項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退”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于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計算思路如下:
1.計算不得免抵稅額(進項稅額轉出)=離岸價×(征稅率-退稅率)
2.應納稅額=內銷銷項-(進項-進項稅額轉出)-上期=A>0交,<0退
(1)A>O,納稅人當期應繳納增值稅
(2)A
3.免抵退稅額(最高額)=離岸價×退%
4.應退稅額=2與3步中的較小者
5.免抵稅額(找會計平衡關系)
【例1】某自營出口的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6年3月的有關經營業務如下:
(1)購進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200萬元,外購貨物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34萬元通過認證。
(2)內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100萬元,收款117萬元存入銀行。
(3)出口貨物的銷售額折合人民幣200萬元。
已知2月末留抵稅款3萬元;出口貨物的征稅率為17%,退稅率為13%。計算該企業3月份應“免、抵、退”稅額是多少?
【解析】
(1)3月份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200×(17%-13%)=8(萬元)
(2)3月應納稅額=100×17%-(34-8)-3=17-26-3=-12(萬元)
(3)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200×13%=26(萬元)
(4)按規定,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即該企業3月份應退稅額=12(萬元)
(5)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3月免抵稅額=26-12=14(萬元)
2009年會計職稱考試相關鏈接:
環球網校2009年會計職稱考試網上輔導方案
2008年中級會計職稱真題:經濟法
2008年初級會計職稱真題:經濟法基礎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