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級會計職稱 > 中級會計職稱備考資料 > 2021中級會計《中級會計實務》考點講義:第十三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2021中級會計《中級會計實務》考點講義:第十三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更新時間:2021-06-28 10:38:41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269收藏107

中級會計職稱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21年中級會計職稱學習正在進行中,環球網校小編分享“2021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講義:第十三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與計量”今天給同學們帶來的是所得稅這一章內容的講義,掌握方法及流程,本章不難拿分,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

第十三章 所得稅

考情分析

本單元對應教材第十三章,重點、難點、考點。通常結合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金融資產、資產減值、或有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合并報表命主觀題。掌握方法及流程,不難拿分,按課件內容全面把握。

1.遞延所得稅的確認與計量

2.所得稅費用的確認與計量(兩條線)

遞延所得稅的確認與計量

重點筆記

(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1.相關規定

(1)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符合條件時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估計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該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但是,有些情況下,企業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不屬于企業合并,且交易發生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且交易或事項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比如,自研無形)。

(2)無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如何,遞延所得稅資產不予折現;適用未來轉回期間的稅率為基礎計量。

(3)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利益,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在很可能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記的金額應當轉回。

2.會計處理

(1)一般地

存在稅會差異的交易或事項,影響會計利潤或納稅所得;

該項交易或事項產生的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對應科目為“所得稅費用”。

【例題】甲公司于2019年9月以50萬元外購某項存貨,年末計提6萬元跌價準備。

稅法規定,計提的跌價準備不得稅前扣除,而于損失實際發生時允許稅前扣除。

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

【解析】2019年末存貨賬面價值=50-6=44(萬元)

2019年末存貨計稅基礎=50(萬元)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6(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6×25%=1.5(萬元)(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5

貸:所得稅費用 1.5

【例題】2018年12月20日,甲公司以600萬元取得一項固定資產,當月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10年,預計凈殘值為8萬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

稅法規定,該固定資產采用直線法進行折舊,預計使用年限10年,預計凈殘值為0。

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

【解析】2019年末固定資產賬面價值=600-600×2/10=480(萬元)

2019年末固定資產計稅基礎=600-600/10=540(萬元)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60(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60×25%=15(萬元)(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5

貸:所得稅費用 15

【例題】2019年1月1日,甲公司以600萬元外購某項無形資產,無法合理預計使用年限。

2019年12月31日,該無形資產可收回金額為520萬元。

稅法規定,該無形資產采用直線法進行攤銷,預計使用年限10年,預計凈殘值為0,計提減值不得稅前扣除,而于損失實際發生時允許扣除。

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

【解析】2019年末無形資產賬面價值=600-80=520(萬元)

2019年末無形資產計稅基礎=600-600/10=540(萬元)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20(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20×25%=5(萬元)(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

貸:所得稅費用 5

【例題】2019年7月,甲公司以52萬元取得乙公司股票5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核算。

2019年12月31日,該股票公允價值為50萬元。

稅法規定,該資產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待處置時一并計算計入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不考慮其他事項。

【解析】2019年末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價值=50(萬元)

2019年末交易性金融資產計稅基礎=52(萬元)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2(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2×25%=0.5(萬元)(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5

貸:所得稅費用 2.5

【例題】2019年甲公司因產品質量保證計提預計負債80萬元,當年度實際發生保修費用50萬元。稅法規定,實際支付保修費允許稅前扣除,預提時不得扣除。

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能夠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不考慮其他事項。

【解析】2019年末預計負債賬面價值=30(萬元)

2019年末預計負債計稅基礎=0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30(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30×25%=7.5(萬元)(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7.5

貸:所得稅費用 7.5

【例題】甲公司2019年度發生廣告費100萬元,至年末尚未支付。

稅法規定,業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超過部分,準予結轉以后年度稅前扣除。

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能夠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不考慮其他事項。

甲公司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400萬元。

【解析】2019年末其他應付款賬面價值=100(萬元)

2019末其他應付款計稅基礎=100-40=60(萬元)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40(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40×25%=10(萬元)(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貸:所得稅費用 10

【例題】甲公司2019年度發生廣告費100萬元,至年末已全部支付。

稅法規定,業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超過部分,準予結轉以后年度稅前扣除。

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能夠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不考慮其他事項。

甲公司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400萬元。

【解析】2019年末因廣告支出形成的資產的賬面價值=0

2019年末因廣告支出形成的資產的計稅基礎=40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40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40×25%=10(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貸:所得稅費用 10

【例題】2019年甲公司以銀行存款通過某縣民政局向災區捐贈400萬元。

稅法規定,企業通過縣級民政局進行慈善捐贈的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當期稅前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未來3年內稅前扣除。

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能夠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不考慮其他事項。

甲公司2019年度的利潤總額為3 000萬元。

【解析】2019年末因公益捐贈支出形成的資產的賬面價值=0

2019年末因公益捐贈支出形成的資產的計稅基礎=40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40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40×25%=10(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貸:所得稅費用 10

【例題】甲公司2019年度發生經營虧損500萬元。

稅法規定,可在后續5個年度內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未來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所得稅稅率25%,且未來不變。不考慮其他事項。

【解析】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結轉以后年度的未彌補虧損,視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同時減少確認當期的所得稅費用。

2019年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500×25%=125(萬元)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

貸:所得稅費用 125

(2)二般地

存在稅會差異的交易或事項,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納稅所得,而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該項交易或事項產生的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對應科目為所有者權益,如“其他綜合收益”。(金融2-1、2-2)

【例題】2019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1000萬元購入某公司當日發行的公司債券,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該債券票面年利率為5%,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償還面值。

2019年12月31日,該債券投資的公允價值為980萬元。

稅法規定,該資產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待處置時一并計算計入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能夠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

【解析】2019年末其他債權投資賬面價值=980

2019年末其他債權投資計稅基礎=1000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20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20×25%=5(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

貸:其他綜合收益 5

【例題】2019年4月5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以每股6元的價格取得A公司普通股200萬股,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2019年12月31日,該股票當日市價每股5.8元。

稅法規定,該資產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待處置時一并計算計入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所得稅稅率25%,未來期間不變,且未來能夠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

【解析】2019年末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賬面價值=1160

2019年末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計稅基礎=1200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40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40×25%=10(也是本期發生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貸:其他綜合收益 10

(3)三般地(文字題)

存在稅會差異的交易或事項,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納稅所得;

該項交易或事項產生的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對應科目為“商譽(營業外收入)”。(非同一控制企業合并中,按照稅法規定作為免稅合并的情況下,形成的資產、負債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并調整商譽或當期損益,不影響購買日的所得稅費用)

(4)四般地

存在稅會差異的交易或事項,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納稅所得,也不屬于企業合并;

該項交易或事項產生的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自研無形;違背歷史成本計量原則,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例題】甲公司2019年度自行研發一項新技術,發生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300萬元,年末開發完成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稅法規定,資本化研發支出按資本化金額的175%進行攤銷。

假定該無形資產當年不予攤銷。

適用所得稅稅率25%,且未來期間不變,不考慮其他事項。

【解析】無形資產初始入賬價值=300(萬元)

無形資產初始計稅基礎=300×175%=525(萬元)

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25萬元,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已經完成報名的考生,請安心備考,每年從報名、考試到領證,都有很多重要通知,為了避免錯過這些重要通知,小編建議考生可提前填寫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我們會及時提醒2021年各省中級會計職稱準考證打印時間、考試時間通知。

以上內容是2021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講義:第十三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與計量信息,小編為廣大考生上傳更多2021年中級會計職稱備考指導、知識點講義相關文檔,可點擊“免費下載”按鈕后進入下載頁面。

分享到: 編輯:張佳佳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中級會計職稱資格查詢

中級會計職稱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中級會計職稱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中級會計職稱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