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造價工程師案例分析備考:壽命周期成本分析


壽命周期成本分析
(一)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概念
要從總體的角度進行研究,在使資產具備規定性能的前提下,要盡可能使設置費和維持費的總和達到最低。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是對于項目全壽命周期而言的,而非一些人為設定的時間跨度。
(二)壽命周期成本的評價方法
常用的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方法有費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費用法、權衡分析法等。
1.費用效率(CE)法
費用效率(CE)是指工程系統效率(SE)與工程壽命周期成本(LCC)的比值。其
計算式如下:
費用效率(CE)=系統效率(SE)/壽命周期費用(LCC)
= 系統效率(SE) /(設置費(IC)十維持費(SC))
CE值愈大愈好。如果CE公式的分子為一定值,則可認為壽命周期成本少者為好。
(1)系統效率
系統效率是投入壽命周期成本后所取得的效果或者說明任務完成到什么程度的指標。如以壽命周期成本為輸入,則系統效率為輸出。通常,系統的輸出為經濟效益、價值、效率(效果)等。
(2)壽命周期成本
壽命周期成本為設置費和維持費的合計額,也就是系統在壽命周期內的總費用。
費用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 l)費用模型估算法。2)參數估算法。3)類比估算法。4)費用項目分別估算法。
2.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費用法
所謂固定費用法,是將費用值固定下來,然后選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反之,固定效率法是將效率值固定下來,然后選取能達到這個效率而費用最低的方案。
根據系統情況的不同,有的只需采用固定費用法或固定效率法即可,有的則需同時運用兩種方法。
3.權衡分析法
權衡分析是對性質完全相反的兩個要素作適當的處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總體的經濟性。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法的重要特點是進行有效的權衡分析。通過有效的權衡分析,可使系統的任務能較好地完成,既保證了系統的性能,又可使有限的資源(人、財、物)得到有效地利用。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權衡分析的徹底程度。
在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法中,權衡分析的對象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①設置費與維持費的權衡分析;②設置費中各項費用之間的權衡分析;③維持費中各項費用之間的權衡分析;④系統效率和壽命周期成本的權衡分析;⑤從開發到系統設置完成這段時間與設置費的權衡分析。
在系統效率SE和壽命周期成本LCC之間進行權衡時,可以采用以下的有效手段:
l)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系統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產量)。
2)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精度提高,從而有可能提高產品的售價。
3)通過增加設置費提高材料的周轉速度,使生產成本降低。
4)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簡便,舒適
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種用途等),可使售價和銷售量得以提高。
(三)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法的一般步驟
壽命周期成本評價分析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明確系統(對象)的任務
系統的任務必須以目的或目標的形式具體地、定量地加以明確。
2.資料收集
在評價壽命周期成本時通常需要的資料有:1.市場分析資料;2.用戶的使用資料;3.設計資料;4.可靠性、維修性資料;5.制造、安裝、試運行資料;6.后勤支援資料;7.費用計算用資料;8.價值分析和降低費用的資料;9.系統的計劃和進度管理關系的資料。
3.方案創造
為了更好地進行權衡,對系統各組成部分要考慮多種方案,以便從中選出可以完成任務而且經濟性高的最佳方案。如果只有一個方案,我們就沒有取舍的余地。在該步驟中,應掌握所能想到的各種方案及其特征以及通過選定的系統獲得預定效果所需的費用概算。
4.明確系統的評價要素及其定量化方法
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最終要根據系統的效率(有效度)和費用兩個方面來進行評價。
由于壽命周期成本必須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因此,建造進度和系統的使用年限將直
接影響到最終的評價成本。
5.方案評價
方案評價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評價方案的“粗篩選”。先從已確定的評價要素著眼,以最重要的評價要素為依據對各方案進行一次評價,將評價顯然不高的方案排除掉。
(2)對經過“粗篩選” 剩下的方案進行有效度和費用的詳細估算。
(3)用固定費用法和固定效率法進行試評。
(4)從效率和費用兩個方面對系統進行詳細的比較、研究,選出最佳方案。
l)如果系統的效率和費用兩個方面都是最優的,當然應選取該方案。
2)如果系統的效率相同,費用也沒有大的差別,則需要通過分析定性因素來擇優選
用。
3)如果不存在各方面都是優秀的方案,則在最終決定哪個方案最佳時,應以與系統
預期功能關系大的因素為依據。
此外,對于耐用年限期間利益大體相同的兩種方案,其優劣是難以判斷的。此時,可
以分不同的期限加以考察。如估算的耐用年限為 50年,可假定將其使用年限分為 20年。
25年、30年、40年等3-4個不同的期限,并據以計算出利益加以考察。當某方案從利
益和費用兩個方面都被認為最佳時,也可用該方法進行考察。
6.編制評價報告
形成評價報告書。
(四)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法和傳統的投資計算法之間的比較
壽命周期評價法有以下顯著的特點:
①當選擇系統時,不僅考慮設置費,還要研究所有的費用。
②在系統開發的初期就考慮壽命周期成本。
③進行“費用設計”,像系統的性能、精度、重量、容積、可靠性、維修性等技術規定一樣,將壽命周期成本也作為系統開發的主要因素。
④透徹地進行設置費和維持費之間的權衡,系統效率和壽命周期成本之間的權衡,以及開發、設置所需的時間和壽命周期成本之間的權衡。
(五)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假定項目方案有確定的壽命周期
2.由于在項目壽命周期早期進行評價,可能會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3.進行工程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的高成本使得其未必適用于所有的項目
4.高敏感性使其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受到影響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造價工程師考試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更多造價工程師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級造價師計價常考知識點:國產非標準設備原價2025-09-26
- 考前必看!一級造價師《案例分析》易錯點整理!2025-09-26
- 2025年一級造價師《案例分析》常考知識點:招投標時限2025-09-25
- 純干貨!一級造價師考前急救錦囊免費領,全是搶分要點!2025-09-25
- 劃重點!一級造價師管理各章節近五年真題分值分布2025-09-25
- 2025年一級造價師《案例分析》常考知識點:財務基礎數據的計算2025-09-24
- 劃重點!2025年一級造價師《工程計價》考前必背公式匯總2025-09-24
- 考前沖刺!2025年一級造價師萬人模考(二)全科模擬題及答案2025-09-23
- 速領!2025年一級造價師《案例分析》萬人模考(二)試題2025-09-21
- 免費領!2025年一級造價師《造價管理》萬人模考(二)試題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