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銀行從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考點:金融環境
點擊查看:2014年銀行從業資格《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考點復習匯總
第二節 金融環境
1.金融市場
什么是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場所。
主要包括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黃金市場等。
關于金融市場功能:
貨幣資金融通功能、優化資源配置功能、風險分散與風險管理功能、經濟調節功能、定價功能。
其中融通貨幣資金是金融市場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關于金融市場的種類:
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貨幣市場(一年以內、含)和資本市場。
按具體的交易工具類型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債券市場、票據市場、外匯市場、股票市場、黃金市場、保險市場等。
金融工具交易的階段來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初級市場或一級市場)和流通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即買賣轉讓的市場。)
按交割時間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現貨市場當日成交(即當日、次日或隔日等幾日內進行交割)和期貨市場(約定時間交割)。
按交易活動是否在固定的場所進行,金融市場可分為場內交易市場(有固定場所、有組織、有制度)和場外交易市場(沒有固定交易場所)
關于我國的金融市場情況:
從市場類型看,我國貨幣市場主要包括: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回購市場和票據市場。資本市場是指以長期金融工具為媒介進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資金融通市場,主要包括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
從市場層次看,以銀行間市場為主體的場外交易市場與以交易所市場為主體的場內交易市場相互補充,共同發展。
其中:貨幣市場情況
1984年同業拆借市場開始,1996年1月,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形成
l997年6月,依托同業拆借市場的債券回購業務獲準開展。
資本市場情況:
1990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標志著我國股票市場正式形成.l997年6月,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
其他市場情況:
1994年4月,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建立
2002年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
目前已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3家期貨交易所
2006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
(以上相關的、重要的時間概念應掌握)
點擊查看:2014年銀行從業資格《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考點復習匯總
2.金融工具(按期限長短分、按融資方式分、按擁有的權利劃分、按職能分)
金融工具是用來證明融資雙方權利義務的條約。
金融工具的種類:
按期限的長短劃分 可分為短期金融工具和長期金融工具。
按融資方式劃分 可分為直接融資工具和間接融資工具。
按投資者所擁有的權利劃分 可分為債權工具、股權工具和混合工具。
①債券:可分為企業債、國債和金融債三大類。
②股票:持有者不能以任何理由要求退還股本,只能通過證券市場將股票轉讓和出售。
③可轉換公司債券
④證券投資基金
按金融工具的職能劃分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用于投資和籌資的工具,如股票、債券等:
第二類是用于支付、便于商品流通的金融工具,主要指各種票據;
第三類是用于保值、投機等目的的工具,如期權、期貨等衍生金融工具。
3.※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申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經濟目標而采用的控制和調節貨幣、信用及利率等方針和措施的總稱,是國家調節和控制宏觀經濟的主要手段之一。商業銀行是貨幣政策的主要傳導媒介和最主要的傳導體。
貨幣政策由貨幣政策目標和貨幣政策工具兩部分內容構成。
貨幣政策目標包括最終目標、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
其一,貨幣政策目標
最終目標:
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包括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四大目標。作為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重要組成部分的貨幣政策,其最終目標也是這四大目標。這四大目標之間既有統一性,也有矛盾性,在不同的環境中,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應該有所側重。
《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
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
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是基礎貨幣,中介目標是貨幣供應量。
基礎貨幣又稱為高能貨幣,是指具有使貨幣總量成倍擴張或收縮能力的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現金通貨和吸收的金融機構存款構成。
我國基礎貨幣由三部分構成:金融機構存入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流通中的現金和金融機構的庫存現金。
貨幣供應量是指某個時點上全社會承擔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貨幣存量。
我國按流動性不同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
被稱為狹義貨幣,是現實購買力;與之差被稱為準貨幣,是潛在購買力;被稱為廣義貨幣:一般所說的貨幣供應量是指。
點擊查看:2014年銀行從業資格《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考點復習匯總
其二 貨幣政策工具
我國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開市場業務、存款準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和窗口指導六大類。其中:被稱為貨幣政策的“三大法寶的業務是公開市場業務、存款準備金和再貼現。它是現代中央銀行應用最為廣泛的貨幣政策工具。
(1)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賣出或買進有價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當中央銀行需要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買入證券,增加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通過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創造功能,最終導致貨幣供應量的多倍增加。反之亦反
(2)存款準備金
存款準備金是指商業銀行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包括商業銀行的庫存現金和繳存中央銀行的準備金存款兩部分。(此工具的特點:力度過大時,容易引起經濟地震)
存款準備金分為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1984年,我國建立了存款準備金制度。
(3)再貸款與再貼現
①再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發放的再貸款分為三類:一是為解決流動性不足的需要而發放的貸款;二是為處置金融風險的需要而發放的貸款;三是用于特定目的的貸款
②再貼現
作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的再貼現政策,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通過再貼現率的調整,影響商業銀行以再貼現方式融入資金的成本,干預和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供求;二是規定再貼現票據的種類,影響商業銀行及全社會的資金投向,促進資金的高效流動(此工具的特點)。
(4)利率政策
①利率及其種類
利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間的比率。
可以分為:
市場利率、官方利率與公定利率: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
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
即期利率與遠期利率:
(5)匯率政策
①匯率及其種類 匯率是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價格。
匯率可以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
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②匯率政策
匯率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熏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中央銀行的一項重要貨幣政策工具,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選擇相應的匯率制度,二是確定適當的匯率水平,三是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在這三項內容中,選擇匯率制度是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
2005年7月21日,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了又一次改革。改革的內容是: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
(6)窗口指導
最新資訊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銀行管理》知識點:銀行對消費者的主要義務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公司信貸》知識點:波特五力模型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個人貸款》知識點:個人貸款押品管理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風險管理》知識點:融資流動性風險(負債角度)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個人理財》知識點:信托計劃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法律法規》知識點: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概況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銀行管理》知識點:銀行業消費者的主要權利2021-04-29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公司信貸》知識點:行業風險的產生2021-04-29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個人貸款》知識點:農戶貸款2021-04-29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風險管理》知識點:市場流動性風險(資產角度)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