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銀行從業資格 > 銀行從業資格備考資料 > 2013年《風險管理》第三章考點:信用風險監測與報告

2013年《風險管理》第三章考點:信用風險監測與報告

更新時間:2013-03-20 11:21:30 來源:|0 瀏覽0收藏0

銀行從業資格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13年《風險管理》第三章考點:信用風險監測與報告

  2013年《風險管理》第三章考點:信用風險監測與報告

       3.3 信用風險監測與報告

  信用風險監測是風險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指信用風險管理者通過各種監控條件,動態捕捉信用風險指標的異常變動,判斷其是否已經達到引起關注的水平或已經超過閾值。信用風險監測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

  3.3.1 風險監測對象

  1. 客戶風險監測

  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組合風險的變化主要來源于單個債務人信用狀況的變化,客戶風險構成信用風險的微觀層面。

  客戶風險的內生變量包括兩類指標:一是基本面指標(定性指標或非財務指標),二是財務指標。

  ①基本面指標主要包括:

  品質類指標

  實力類指標

  環境類指標

  ②財務指標主要包括:

  償債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指標

  營運能力指標

  增長能力指標

  從客戶風險的外聲變量來看,借款人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主要股東、上下游客戶、市場競爭者等“風險域”企業持續交互影響的。上述相關群體的變化,均可能對借款人的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造成影響。因此,對單一客戶風險的監測,需要從個體延伸到“風險域”企業。

  2. 組合風險監測

  組合層面的風險監測把多種信貸資產作為投資組合進行整體監測。組合監測能夠體現多樣化帶來的分散風險的效果,防止國別、行業、區域、產品等維度的風險集中度過高,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商業銀行組合風險監測有兩種主要方法:

  ①傳統的組合監測方法。傳統的組合監測方法主要是對信貸資產組合的授信集中度和結構進行分析監測。授信集中是指相對于商業銀行資本金、總資產或總體風險水平而言,存在較大潛在風險的授信。結構分析包括行業、客戶、產品、區域等的資產質量、收益(利潤貢獻度)等維度。商業銀行可以依據風險管理老師的判斷,給予各項指標一定權重,得出對單個資產組合風險判斷的綜合指標或指數。

  ②資產組合模型。商業銀行在計量每個敞口的信用風險,即估計每個敞口的未來價值概率分布的基礎上,就能夠計量組合整體的未來價值概率分布。

  估計各敞口之間的相關性,從而得到整體價值的概率分布。

  不直接處理各敞口之間的相關性,而把暴露在該風險類別下的投資組合看成一個整體,直接估計該組合資產的未來價值概率分布,包括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等。

  歷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真題匯總(word下載版)

    銀行從業考試《個人理財》考點難點解析匯總

  

  3.3.2 風險監測主要指標

  風險監測指標體系通常包括潛在指標和顯現指標兩大類,前者主要用于對潛在因素或征兆信息的定量分析,后者則用于顯現因素或現狀信息的定量化。

  中國銀監會對原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按照三大類七項指標進行評估,具體包括經營績效類指標、資產質量類指標和審慎經營類指標。

  有關資產質量的主要指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不良資產/貸款率

  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2. 預期損失率

  預期損失率=預期損失/資產風險敞口×100%

  預期損失是指信用風險損失分布的數學期望,代表大量貸款或交易組合在整個經濟周期內的平均損失,是商業銀行已經預計到將會發生的損失。預期損失=PD×LGD×EAD,其中,PD為借款人的違約概率,LGD為違約損失率,EAD為違約風險暴露。

  3. 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

  單一(集團)客戶貸款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團)客戶貸款總額/資本凈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最大一家(集團)客戶貸款總額是指報告期末各項貸款余額最高的一家(集團)客戶的各項貸款的總額,客戶是指取得貸款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和自然人,各項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資本凈額定義與資本充足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4. 貸款風險遷徙

  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于動態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1)正常貸款遷徙率

  正常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于貸款正常回收、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于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2)正常類貸款遷徙率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正常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3)關注類貸款遷徙率

  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量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關注類貸款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4)次級類貸款遷徙率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次級類貸款余額-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于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次級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5)可疑類貸款遷徙率

  可疑類貸款遷徙率=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可疑類貸款余額-期初可疑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損失類的貸款余額。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于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可疑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5.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一般準備+專項準備+特種準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

  6. 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

  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貸款實際計提準備/貸款應提準備×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貸款實際計提準備指商業銀行根據貸款預計損失而實際計提的準備。

  歷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真題匯總(word下載版)

    銀行從業考試《個人理財》考點難點解析匯總

  

  3.3.3 風險預警

  1. 風險預警的程序和主要方法

  (1)風險預警程序

  ①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②風險分析

  ③風險處置。按照階段劃分,風險處置可以劃分為預控性處置與全面性處置。

  ④后評價

  (2)風險預警的主要方法

  ①傳統方法。典型的例子是6C法。

  ②評級方法

  ③信用評分方法。CAMEL評級體系

  ④統計模型。

  在我國銀行業實踐中,風險預警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可以根據運作機制將風險預警方法分為黑色預警法、藍色預警法和紅色預警法。

  ①黑色預警法。這種預警方法不引進預兆自變量,只考察警素指標的時間序列變化規律,即循環波動特征。

  ②藍色預警法。這種預警方法側重定量分析,根據風險征兆等級預報整體風險的嚴重程度,具體分為兩種模式:

  指數預警法,即利用警兆指標合成的風險指數進行預警。其中,應用范圍最廣的是擴散指數,是指全部警兆指數中個數處于上升的警兆指數所占比重。

  統計預警法。

  ③紅色預警法。該方法重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其流程是:首先對影響警素變動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其次進行不同時期的對比分析;最后結合風險分析老師的直覺和經驗進行預警。

  2. 行業風險預警

  (1)行業環境風險因素

  ①經濟周期因素

  ②財政貨幣政策

  ③國家產業政策

  ④法律法規

  (2)行業經營風險因素

  主要包括市場供求、產業成熟度、行業壟斷程度、產業依賴度、產品替代性、行業競爭主體的經營狀況、行業整體財務狀況,目的是預測目標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該行業中企業所面臨的共同風險。

  (3)行業財務風險因素

  對行業財務風險因素的分析要從行業財務數據的角度,把握行業的盈利能力、資本增值能力和資金營運能力,進而更深入地剖析行業發展中的潛在風險。行業財務風險分析指標體系主要包括:

  ①行業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②行業盈虧系數=行業內虧損企業個數/行業內全部企業個數

  =行業內虧損企業虧損總額/(行業內虧損企業虧損總額+行業內盈利企業盈利總額)

  該指標是衡量行業風險程度的關鍵指標,數值越低風險越小。

  ③資本積累率=行業內企業年末所有者權益增長額總和/行業內年初企業所有者權益總和×100%越高越好。

  ④行業銷售利潤率=行業內企業銷售利潤總和/行業內企業銷售收入總和×100%

  該指標越高越好。

  ⑤行業產品產銷率=行業產品銷售量/行業產品產量×100%

  該指標越高越好。

  ⑥勞動生產率=(截至當月累計工業增加值總額×12)/(行業職工平均人數×累計月數)×100%

  (4)行業重大突發事件

  3. 區域風險預警

  (1)政策法規發生重大變化

  (2)區域經營環境出現惡化

  (3)區域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內部出現風險因素

  4. 客戶風險預警

  客戶風險分為客戶財務風險和客戶非財務風險兩大類,風險經理在進行客戶風險監測時,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客戶財務風險的監測

  (2)客戶非財務風險的監測

  歷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真題匯總(word下載版)

    銀行從業考試《個人理財》考點難點解析匯總

  

  3.3.4 風險報告

  風險報告是將風險信息傳遞到內外部部門和機構,使其了解商業銀行客體風險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狀況的工具。風險報告是商業銀行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的媒介,貫穿于整個流程和各個層面。

  1. 風險報告的職責和路徑

  (1)風險報告的職責

  ①保證對有效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相關性的清醒認識;

  ②傳遞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和風險容忍度;

  ③實施并支持一致的風險語言/術語;

  ④使員工在業務部門、流程和職能單元之間分享風險信息;

  ⑤告訴員工在實施和支持全面風險管理中的角色和職責;

  ⑥利用內部數據和外部事件、活動狀況的信息,為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目標實施提供支持;

  ⑦保障風險管理信息及時、準確地向上級或者同級的風險管理部門、外部監管部門、投資者報告。

  風險報告除了滿足監管當局和自身風險管理與內控需要外,還應當符合《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信息披露框架的風險匯總和報告流程。巴塞爾委員會強調,通過強化信息披露可以達到強化市場約束的目的。

  (2)風險報告的路徑

  在報告路徑的設計上,應當充分考慮管理鏈條長度與管理效率的關系。良好的風險報告路徑應采取縱向報送與橫向傳送相結合的矩陣式結構,即本級行各部門向上級行對口部門報送風險報告的同時,也須向本級行的風險管理部門傳送風險報告,以增強決策管理層對操作層的管理和監督。與傳統的書面報告方式相比,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真正實現了風險管理信息/報告的多向化、交互式傳遞,在保證風險管理部門獨立性的同時,確保管理層對業務部門主要風險的實時監控。

  2. 風險報告的主要內容

  ①從報告的使用者來看,風險報告可分為內部報告和外部報告兩種類型。

  ②從類型上劃分,風險報告通常分為總和報告和專題報告兩種類型。

  背景知識:商業銀行的重大風險事項

  ① 重大信貸風險事項

  ② 重大市場風險事項

  ③ 重大利率風險事項

  ④ 重大突發性事件

  ⑤ 重大法律風險事項

  ⑥ 各報告單位認為應報告的其他重大風險事項

  ③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監測和考核暫行辦法》規定的不良貸款分析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基本情況

  地區和客戶結構情況

  不良貸款清收轉化情況

  新發放貸款質量情況

  新發生不良貸款的內外原因分析及典型案例

  對不良貸款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提出繼續抓好不良貸款管理或監管工作的措施和意見

  對表外業務進行風險分析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基本情況

  地區結構分析

  表外業務墊款形成原因的分析

  表外業務墊款變化趨勢的預測,以及繼續抓好表外業務管理或監管的措施和意見。

  ④巴塞爾委員會建議的信用風險披露內容。

  歷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真題匯總(word下載版)

    銀行從業考試《個人理財》考點難點解析匯總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銀行從業資格資格查詢

銀行從業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銀行從業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銀行從業資格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