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公司信貸輔導:貸款損失準備金資料(三)


三、貸款損失準備金的計提原則 $lesson$
1.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要符合審慎會計原則的要求
2.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要堅持及時性和充足性原則
四、貸款損失準備金的計提方法
商業銀行對于應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的計算,是建立在對貸款逐筆或分組分析的基礎上,通過逐筆或分類分析具體貸款損失可能性,依此來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雖然是逐筆計提,但這只與計算方法有關,計提出的貸款損失準備金是總體用于彌補貸款組合中可能發生的損失,而不是與具體的貸款一一對應。
商業銀行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的基本步驟為:
1.對大額不良貸款逐筆計提專項準備金
對于劃分為損失類的貸款,應按貸款余額的100%計提專項準備金。對于可疑類貸款有必要也可以從其貸款組合中區別出來逐筆計算,專門計提專項準備金。對于大額的次級類貸款,如果可能的還款來源僅僅是抵押品,相對明確并容易量化,也應該區別出來逐筆計提。如果可能的還款來源還包括借款人的其他活動,如融資等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則不應該從其貸款組合中區別出來逐筆計算應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對于單筆貸款計提準備金時,應當扣除該筆貸款抵押品的價值;對批量貸款計提準備金時,則不需要扣除。
2.按照分類結果對其他“非正常類貸款”計提專項準備金
對于“非正常類貸款”,按照匯總分類結果,根據各類貸款不同的內在損失,分別予以計提準備金。有些國家或地區的監管當局采用了固定的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比率,即對不同類別的貸款,根據對其平均歷史損失率的統計分析或國際慣例,制定一個固定的準備金計提比率,由貸款分類結果直接計算應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而有些國家的商業銀行在確定“非正常類貸款”計提準備金的比例時,可以直接按照商業銀行自身近期的貸款歷史損失概率在一定范圍內浮動。
3.對“非正常類貸款”的同質貸款計提專項準備金
對于一些金額小、數量多的貸款,要采取批量處理的辦法。因為影響這些貸款償還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非常接近,逐筆計算既不現實也沒必要。在對這些貸款中正常類以外的貸款計提專項準備金時,也應采取批量處理的方法。對此類貸款,分類過程主要是參考了貸款的逾期期限。具體損失比率與根據借款人還款可能性綜合分析得出的各級別普通貸款的損失比率應該有一定的差距,其計提比例的確定應主要參考該類貸款的近期損失記錄。
最新資訊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銀行管理》知識點:銀行對消費者的主要義務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公司信貸》知識點:波特五力模型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個人貸款》知識點:個人貸款押品管理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風險管理》知識點:融資流動性風險(負債角度)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個人理財》知識點:信托計劃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法律法規》知識點: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概況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銀行管理》知識點:銀行業消費者的主要權利2021-04-29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公司信貸》知識點:行業風險的產生2021-04-29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個人貸款》知識點:農戶貸款2021-04-29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風險管理》知識點:市場流動性風險(資產角度)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