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從業資格《風險管理》第八章銀行監管與市場約束考點2


①、 我國銀監會總結了“管法人、管風險、管內控、提高透明度”的監管概念。
②、 風險監管是指通過識別商業銀行固有的風險種類,進而對其經營管理所設計的各類風險進行評估,并按照評級標準,系統、全面、持續地評價一家銀行經營管理狀況的監管方式。風險監管是一種計劃性強、目標明確、提高效率和節省資源的監管模式,最具成本效益的選擇。
③、 風管監管框架涵蓋了六個相互銜接的、循環往復的監管步驟:1、了解機構;2、風險評估;3、規劃監管行動;4、準備風險為本的現場檢查;5、實施風險為本的現場檢查并確定評級;6、監管措施、效果評價和持續的非現場檢測。
④、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指標是商業銀行風險狀況的量化反映,是準確識別整體評價、持續監管銀行風險的重要標準,并為監管部門提供識別、評價、檢測、對比商業銀行風險狀況的手段和標準。銀行風險監管指標設計以風險監管為核心,以法人機構為主體,兼顧分支機構,并形成分類、分級的檢測體系。
⑤、 風險監管核心指標分為三個主要類型:1、風險水平類指標(靜態指標):信用風險指標、市場風險指標、操作風險指標、流動性風險指標;2、風險遷徙類指標(動態指標):正常貸款遷徙率、不良貸款遷徙率;3、風險抵補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底部風險損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準備金充足程度、資本充足程度。
⑥、 信貸資產準備充足率和非信貸資產準備充足率都不得低于100%。
⑦、 資本充足率必須高于8%,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⑧、 對銀行機構風險狀況的監管必須在實現本外幣、表內外、境內外并表監管的基礎上,建立對八大類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分析、預警和處置機制。銀行業風險監管主要包括:1、監理銀行風險的識別、計量、評價和預警機制,建立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根據定性和定量指標確定風險水平或級別;2、建立高風險銀行類金融機構的判斷和救助體系,要建立對此類機構的判斷標準,并對此類機構制定風險控制、化解方案,包括限制業務、調整管理層等;3、建立應對支付危機的處置體系,包括停業隔離整頓、給予流動性救助、資產負債重組、關系清算、實施市場退出;4、建立銀行類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及金融安全網,包括存款保險體系建設等。
⑨、 管理信息系統包括:業務運營系統和管理報告系統。
⑩、 市場準入是指監管部門采取行政許可手段審查、批準市場主體可以進入某一領域并從事相關活動的機制。銀行機構的市場準入包括:機構準入、業務準入(審慎性原則)、高級管理人員準入。市場準入應當遵循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效率、便民。市場準入的目的在于:1、保證注冊銀行具有良好的品質,預防不穩定機構進入銀行體系;2、維護銀行市場秩序;3、保護存款者的利益。
【請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環球網校金融考試官方微信號!】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查看更多復習資料您可以登陸環球網校銀行職業資格頻道或環球網校銀行職業資格論壇與廣大考友一起交流學習,共求進步!
最新資訊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銀行管理》知識點:銀行對消費者的主要義務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公司信貸》知識點:波特五力模型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個人貸款》知識點:個人貸款押品管理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風險管理》知識點:融資流動性風險(負債角度)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個人理財》知識點:信托計劃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法律法規》知識點: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概況2021-04-30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銀行管理》知識點:銀行業消費者的主要權利2021-04-29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公司信貸》知識點:行業風險的產生2021-04-29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個人貸款》知識點:農戶貸款2021-04-29
- 2021年銀行從業資格《風險管理》知識點:市場流動性風險(資產角度)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