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改變孩子內向心理的五種方法


考試報名:2014年上半年各地報名入口匯總|20歲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一對一雙證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心理學家把人的性格分成內向和外向,這僅僅代表性格的兩種心理取向,本身并沒有優劣之分。性格的不同有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例如在醫院的新生兒房里,有的寶寶哭個不停,有的則很安靜,這是因為他們的神經類型不同。這種生理基礎上的差異,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發展傾向。不過,性格雖有先天遺傳的基礎,但后天環境仍然是影響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內向的孩子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所以不容易引起別人注意。同樣,由于不懂得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內向的孩子往往容易受到別人忽視。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往往得不到別人幫助,只好將所有煩惱、憂愁、痛苦壓抑在內心深處,獨自一個人扛。這也是玲玲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幫助內向孩子健康地成長,我們要做到以下五點。
樹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多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特長,贊揚他的每一點進步。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讓他達到力所能及的目標就可以了,可以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或者參加自己感興趣的社團等。
培養孩子的參與意識
家里有客人來了,不妨讓孩子學著去接待客人,如幫客人拿拖鞋、端茶倒水等。還可以讓孩子在客人面前唱歌并表揚他,讓孩子感受到與他人交流的樂趣。家長[微博]出去串門時,盡可能把孩子帶上,讓他有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從中學習社交禮儀和規矩。
創造孩子間交往機會
家長可以先把別人的孩子請到家里來玩,逐步發展到讓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剛開始時,最好先把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請到家里來,因為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在一起時,容易產生自卑感,經常會冷冷地在一旁觀看,不積極參加游戲。因此,應等孩子在與內向孩子的交往中產生愉快體驗之后,再擴大交往范圍,過渡到讓他和外向孩子一起玩。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長可以多安排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去鄰居家借東西。家長應相信孩子的能力,遇到問題盡量讓他獨立解決,同時鼓勵他說出自己的困惑,以便及早解決。
不要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千萬不要指責孩子太老實、沒出息,或當著外人面說孩子不大方、見不得人等。這樣的責備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反而使他更加內向。
編輯推薦:
報考指南|備考經驗|疑難問答|交流論壇|各級別歷年真題大匯總|免費在線模考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