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模擬試題 > 2014年普通心理學簡答題考點:第十六章 態度和社會認知

2014年普通心理學簡答題考點:第十六章 態度和社會認知

更新時間:2014-01-09 13:29:24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14年普通心理學簡答題考點:第十六章 態度和社會認知,由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提供!

  第16章 態度和社會認知

  01.社會心理學,研究實際的、想象的或隱含的他人在場對人思維、情感和行為的影響方式。

  02.態度,是一個客體有一個評價之間的聯系,通常包括認知、評價和行為的成分。但是,這三種成分可以獨立地變化。態度,不一定是行為的預示器。

  03.社會心理學家關心兩種態度轉變:說服和認知失調。說服,指故意努力地引導態度發生變化。理想的說服要求注意到說服性溝通的所有成分,包括:溝通源,信息,渠道(信息傳送的方式),接受者和信息指向的目標行為。當人體會到態度和行為之間,或者態度和新信息之間存在差異或不適配時,就會出現認知失調。

  04.社會認知,指人們了解他人、自己、社會互動和關系的過程。社會認知與非社會認知有幾點不同:人類行動是模糊的,涉及情緒,文化在社會認知中起很大的作用,社會認知是相互的。很多社會心理學家指出,在試圖了解社會世界時,人的舉止很象直覺科學家,形成假設,收集數據,操作變量。

  05.第一印象,是人們第一次遇到某人時形成的最初的圖式。圖式,是組織人的經驗的思維模式。人圖式,表示有關特定的人或特定類型的人的信息。情景圖式,表示有關不同社會情境的信息,通常包括劇本(具體明確應該如何為人處世的圖式)。角色圖式,表示對處于一個特定社會位置的人,有文化模式化的期望信息。關系圖式,表示比較特殊的、有關自我和他人如何互動的個人期望。

  06.刻板印象,根據諸如種族、民族或性別這種屬性,將有關個性特點的過度概化的圖式歸結到一組人身上。偏見,指根據一個消極的刻板印象判斷一個人。種族和民族偏見有動機和認知上的根源,也有人格和社會動力學的根源。偏見一般要求組內和組外,即屬于一個團體和不屬于一個團體的人之間有區別。僅有接觸,還不足以削減組內和組外的沖突,接觸還必須涉及合作。

  07.有關一個人自己或他人的思維、情感和行為的原因的推論過程稱之為歸因。人們歸因時一個重要的區別是進行外部歸因(歸因于情境)還是進行內部歸因(歸因于人)。在進行歸因時,人們依賴三種信息:一致性(該情境中所有人如何行動),一貫性(在該情境中這個人一般如何反應),區別性(在不同的情境中這個人一般如何反應)。當人們因為知道其它原因可能導致某個行為時,會低估某個變量的作用,這就是折扣。相反的情境是增加,指盡管行為的發生有情境壓力,但人們增加或加大行為的內部歸因。

  08.社會認知可以以多種方式發生偏差,包括圖式或假設的錯誤確認;高估行為的內部原因的作用,低估情境原因(基本歸因錯誤);以比觀察者更積極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傾向(自我服務偏差)。

  09.自我指人。主體自我,指一個人作為思想者、感受者和行動者的自我體驗。客體自我則相反,是一個人對自我的看法。符號互動論者指出,人們知覺自身、甚至認識和標定自己的情緒的能力,都深受周圍人的影響。

  10.當代心理動力學思想,集中在自我的心理表征或自我表征,它可以是意識或無意識的。從認知的觀點,自我概念是一種自我圖式,它指導思想、注意和記憶。自尊,指一個人對自我的感覺。自我一致性需要,即對信息的解釋適合人們已有對自己的看法。

  11.自我實現的預言,指基于錯誤的情境認定而采取新的行為,使得原本錯誤的概念成為事實。該現象又稱為皮克馬利翁效應。

 

?下半年成績查詢入口

?心理咨詢師各級別歷年真題大匯總 在線模考

更多信息敬請訪問:心理咨詢師頻道  交流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師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心理咨詢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