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級心理咨詢師筆記詳解: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簡述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側重于心理學
美國心理學家G.F.奧爾波特在《社會心理學》(1924)一書中指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和社會意識的科學”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G.W.奧爾波特1954年提出的社會心理學的定義,目前在學術界得到比較廣泛的認可。他主張社會心理學主要采用實驗研究方法,揭示個體的社會行為的依存條件,分析個體心理的變化過程。
側重社會學的
艾爾烏德的定義,他指出”社會心理學是關于社會互動的科學,以群體生活的心理學為基礎”。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情景中的人的心理過程及其行為規律的科學。
勒溫的行為公式是什么?
勒溫1936年提出一個著名的公式:B=f(P,E),其中,B---行為;P---個體;E---個體所處的情境;f―函數關系。即行為時個體及其情境的函數。也就是說,社會行為及其發展取決于個體與其所處情境的狀況。
簡述美國學者霍蘭德對社會心理學歷史階段的劃分。
美國學者霍蘭德1976年把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劃分為:哲學思辨、經驗描述、實證分析三個階段。
哲學思辨階段,即啟蒙期,從古希臘開始,延續到19世紀上半葉。其特點是,根據哲學思辨及社會準則來認識社會行為。在這一階段,有關的社會心理學思想和一般的心理學見解是混雜在一起的,很難把“純”的社會心理學觀點分離出來。
經驗描述階段,即形成期,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其特點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對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
實證分析階段,即確立期,始自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社會心理學從描述轉向實證研究,從定性研究轉向定量研究,從純理論研究轉向應用研究。此后,由于研究方法的進步,社會心理學取得了越來越豐富的研究成果,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日益廣泛。
價值中立原則的含義是什么?
價值中立原則要求研究者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客觀事實不能歪曲和臆測。要客觀地描述關于問題的全面資料和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后所得出的結論,而不論這些資料和結論是否與研究主體、他人或者社會的價值觀念相沖突、相對立。研究者總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并從一定的假設出發的,其個人好惡以及自身的價值取向均可能對研究產生影響。因此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必須要秉持價值中立的原則,盡量減少主觀因素的負面影響,使研究客觀公正。
簡述問卷設計的原則。
問卷設計時必須注意的原則有:目的性原則、全面性原則、非歧義性原則、非暗示性原則、適度規模原則。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