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心理咨詢師二級知識點:咨詢心理學(10)


21、面質:又稱質疑、對質、對峙、對抗、正視現實等,是咨詢師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常見的這種矛盾如下:言行不一致;理想與現實不一致;前后言語不一致;咨訪意見不一致。使用面質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有事實依據;避免個人發泄;避免無情攻擊;要以良好咨詢關系為基礎;可用嘗試性面質。
22、解釋:運動某一種理論來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原因、實質等。它與釋義的差別在于,釋義是從求助者的參考框架來說明求助者表達的實質性內容,而解釋則是在咨詢師的參考框架上,運用自己的理論和人生經驗來為求助者提供一種認識自身問題以及認識自己和周圍關系的新思維、新理論、新方法。
23、指導:咨詢師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說某些話或以某種方式行動,指導是影響力最明顯的一種技巧。
24、自我開放:亦稱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詢師提出自己情感思想,經驗與求助者佛那個他分享。自我開放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咨詢師把自己對求助者的體驗感受告訴求助者,另一種是咨詢師暴露與求助者所談內容有關的個人經驗。
25、咨詢時,目光大體在對方的嘴、頭頂和臉頰兩側這個范圍活動為好,給對方一種舒適地、有禮貌地感覺,并且表情要輕松子讓。空間距離1.5米為好。
26、阻抗:本質上是人對于心理咨詢過程中自我暴露與自我變化的抵抗。弗洛伊德提出的,阻抗的意義在于增強個體的自我防御。阻抗的表現形式:(1)講話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言,贅言。沉默是個體對于心理咨詢的最積極、最主動的抵抗。贅言會比某些核心問題,轉移其注意力等,其目的在于會比哪些求助者不愿接觸的現實問題,以免除有此而產生的焦慮與其它痛苦體驗。(2)講話內容上的阻抗 (3)講話方式上的阻抗 (4)咨詢關系上的阻抗 (二)阻抗產生的原因 (1)阻力來自成長中的痛苦 (2)阻力來自功能性的行為失調 ①阻力的產生源自失調的行為填補了某些心理需要的空白,即求助者有獲益。 ②阻力的產生源于求助者企圖以失調的行為來掩蓋更深一層的心理矛盾和沖突。③阻力來自對抗咨詢或咨詢師的心理動機(三)應對阻抗的要點; (1)解除戒備心理 (2)正確地進行診斷和分析 (3)以誠懇幫助對方的態度對待阻力。 應對阻力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釋阻力,了解阻力產生的原因,以便最終超越阻力,使咨詢取得進展,其關鍵是要調動對方的積極性。(四)沉默的幾種類型:茫然型;懷疑型;情緒型;思考型;內向型;反抗型。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