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心理學重要人物介紹:張耀翔


張耀翔(1893~1964)中國心理學家。1893年2月23日生于湖北漢口,1964年7月9日卒于上海。1921年中華心理學會成立時,被推舉為首任會長。1922年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本心理學雜志──《心理》,并擔任主編。張耀翔自1920年留美歸國后,曾任北京高師、滬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校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畢生從事心理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他在心理學科普工作上,堪稱楷模。
主要著作
教育心理方面:
《根據(jù)交替反應原理討論破除習慣的方法》 (1940)、 《成人學習心理的研究》 (1931)等
普通心理學方面:
《心理學講話》 (1945年),《感覺心理》(1945年)、《情緒心理》(1947年)、《兒童之語言與思想》(1948)等
心理學史方面
《中國心理學的發(fā)展史略》(1940)、《巴甫洛夫的治學精神》(195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述評》(1959年)等
記憶實驗
中國心理學家張耀翔在20年代曾特地為此做過一次實驗,在被試的106人中,無一人能記一歲以內的事情,能記一歲至?二歲時事情的僅一人,而最多的是三四歲,也有人連八歲之前的事情也記不起來。而一些人認為自己能記得兒時的情景,事?實上都是由家人轉告的,人們一般很容易將這種傳達當成自己的記憶,就象在夢里不以為是夢一樣。
胎兒另外在其他一些條件下也可以再現(xiàn)三歲前的記憶,例如在催眠狀態(tài)下,催眠師暗示此時你現(xiàn)在是一歲,被試者就會用一?歲時的語言講話,做出一歲孩子的舉動;而在服用迷幻劑的人中,有很多也能再現(xiàn)嬰幼兒時的情景……
隨著對胎教研究的重視與深入,現(xiàn)代科學甚至認為胎兒就已經有記憶能力了,而且很多現(xiàn)象如果不用這種方法似乎也解?釋不通。但是這種記憶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構成大腦以后思維能力的基礎。正如我們都知道數(shù)學中方根的意思,可是我們都?忘了方根的算法,需要時便去查方根表。
因此,如果說從出生后的行動比較而認為“人是早產一年的動物”,那么,如果更本質地從大腦,從人的成長過程來看,?人的確應該是早產三年的動物,這種早產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可塑性,而三歲才有記憶,正是這一事實的最好證明!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