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備考資料 > 2013年咨詢心理學章節筆記2.2行為主義理論觀點(2)

2013年咨詢心理學章節筆記2.2行為主義理論觀點(2)

更新時間:2013-07-26 10:12:34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大家提供2013年咨詢心理學章節筆記系列復習資料,供大家參考之用,詳見下文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行為既不是單純地取決于生物性的內驅力,也不是單純取決于客觀環境條件,人所具有的、獨特的認知過程,也積極地參與著行為模式的形成,它甚至也參與著人格的形成和保持。這一理論有以下幾個最基本的概念:

  (1)“替代學習”或稱“觀察學習”

  “替代學習”的含義是:人們能夠操縱符號(如語言等),思考外部事物;可預見行為后果,因此,人學會某種行為,大可不必實際去經驗,這是班都拉“社會學習理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2)“自行獎賞或批判”

  “自行獎賞或批判”的含義是:人們可以評價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強化(自我獎賞或批判),不必一定依靠外部強化。

  (3)行為自控

  行為自控的含義是:人的行為可以自己調控自己,不一定被外界左右。按照“學習理論”,對行為問題的咨詢與治療的原則是:行為反應過剩時,治療目標就是通過社會學習,消退這些反應;行為反應不足時,治療目標就是通過社會學習增加和強化此類行為。其基本理論假設是:個體既然可以通過社會學習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適應行為,也可通過社會學習獲得這些行為,反之亦然。

  按這種理論,沃皮(Wolpe)將行為治療定義為:行為治療是使用實驗確立的行為學習原則和方式,克服不良行為習慣的過程。為此,在治療中,其目標只能是不良行為本身,不應假設也不能探索在這些不良行為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層的東西。但是,對行為的直接治療,并不拒絕承認求助者的內在認知和情感活動,因為在這一派別的行為治療家眼中,它們也是行為,屬于“內隱行為”活動的范疇,它們已經表現在“外顯行為”之中了。為此,對“內隱行為”的治療,已經包括在“外顯行為”之中了,它們都是行為治療的目標。“內隱”、“外顯”活動相一致的觀點,就是“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依據。行為治療,在治療前、治療中和治療后,精心分析、評估的對象不是行為背后的東西,而是可觀察、可量化的“關鍵行為”,又叫作“靶行為”。在治療前,先要對“靶行為”進行具體的描述,然后,定出詳細的治療方案,其中,方案的每一步,都要進行評價,并且評價指標力求一致,這樣便于重復。

  行為治療一般包括5個步驟:

  1.“靶行為”的發生的情境及其功能分析。

  2.“靶行為”量化與標定。

  3.矯正目標的制定。

  4.制定增加積極行為,減少消極行為的干預實施、監測、調整計劃。

  5.結束以及復發的處理。

  行為治療的主要方法有系統脫敏法、模仿學習、自我管理技術、角色扮演、自信心訓練、厭惡療法、強化法、認知-行為療法等等。這些,在本教材“操作技能”部分將逐一講解。

 

?2013年下半年心理咨詢師報名時間匯總

?2013年上半年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匯總

更多信息請訪問:心理咨詢師頻道  交流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師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