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心理咨詢師技能考試知識點歸納4


一、本案例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診斷的依據是什么?答:本案例最可能的診斷是:非精神病性障礙、神經癥性障礙、恐怖性神經癥、社交恐怖癥。 診斷的依據是:恐怖或恐懼癥狀;內容充分泛化;有自知力,能夠主動求醫或按照病與非病三原則排除重性精神病;病程持續時間較長;社會功能已經受損;精神負擔重,內心痛苦。
二、引發求助者問題的原因是什么?答:引發求助者問題的原因是:生物原因:該求助者在青春期生理上處于發育階段,由于認識水平低,形成的心理問題容易泛化而轉變成心理障礙。 社會原因:家庭教養嚴厲;少年受父親訓斥而感覺恐懼;由于在成長過程中受上述生活事件的影響和錯誤認知,以至于不敢與異性交往,逐漸發展到不敢與人交往;道德觀念因素對心理障礙的形成有一定影響。心理與行為方面的認知原因:錯誤觀念:認為打打鬧鬧是不正經;對現實問題的誤解或錯誤評價:怕接觸男生,見到男女生之間的往來感到很反感;持久的負性情緒記憶:受父親訓斥的事件一直困擾著自己,與人接觸就緊張、害怕。
三、通常從哪些方面來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亂的嚴重程度?答: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定求助者心理與行為的嚴重程度:1、臨床癥狀表現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會功能受損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問題持續時間6、問題是否泛化7、心理測量量表的評定。
四、 如何對該求助者的心理活動進行定性分析?答:對該求助者的心理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定性分析:1.根據判斷正常心理活動與異常心理活動的三項原則.可知對于該求助者,客觀并沒有恐怖的刺激,但其害怕與外界的接觸,因此不符合統一性原則;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協調一致;具個性相對穩定,故其心理活動在不正常范圍。2.從求助者的“求醫行為”來判斷,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現出強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動求醫。3從求助者對“癥狀”的“自知”程度來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認識到自己的心理行為異常,也能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希望通過一定的方法來解決。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