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型病例增多,如何增強員工的疫情心理防護?心理咨詢師為您解答


其實,我們之所以會患得患失,主要是因為對現實和眼前狀況無法掌控。失控帶來的黑箱效應會增加人的焦慮和恐懼感,讓我們不自覺去收集更多消息來輔佐自己的想象。媒體的傳播性和焦點性又決定了我們在有目的收集來的消息大多是博眼球的爆炸性新聞,人類的生存認知弊端又常常是好的不信壞的深信不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有問題疊加在一起就造成了我們在家無處安放的自己。
失眠、厭食、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這不是不知不覺中在改變,我們自己完全能夠發現問題,可是好像不是不斷精神喊話安慰自己就能起到效果的。
居家辦公的弊端在此次疫情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相信在此之前很多人羨慕自由職業,如今也知這份工作不好做。時間自由,人身相對自由,工作內容相對自由,但效率奇低。大腦并沒有因為少了約束而變得興奮起來反而愈發懶惰。
面對疫情期間的心理變化,我們不要手足無措。其實看看公司經常發布的消息就知道,他們也在努力給我們傳遞積極的訊息,盡量讓我們保持對公司情況的了解,所以我們應該給他們足夠的信任和支持。
那么,如何調整自己呢?
首先,不要把關注度過多放在“疫情什么時候過去”、“現在疫區是什么情況”、“什么時候能復工”等我們無法左右問題上。每天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工作,嚴格按照平時上班的作息表進行分配,帶入公司工作環境的假想空間。
其次,工作之外該追劇追劇,該追星追星,注意力往休閑上轉移,不要給自己身上加太多使命感,好像地球沒你不行似的,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好像身上有多重的責任一般。
最后,多和工作伙伴們溝通,不管是工作中還是工作外,閑聊或是工作內容,確保你和同事之間的良好聯系氛圍,這能夠喚醒你在家辦公的惰性。
其實相比于一線的患者和公職人員,我們真的幸福多了。大家都看新聞,方艙醫院里護士們穿著嚴密的防護服還要陪大家跳廣場舞。這其實就是一種心理調適,防止人員密集發生集體性焦慮。我們的心理情感大多數時候是會傳染的,很多時候原本沒有那么糟糕的情緒,在特定的環境氛圍里也容易被感染,從而引發其他人的連鎖反應,使得整個群體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里。
雖然我們沒有感染疫情,但卻全民體驗到了隔離的心理不適感,也算同甘共苦過了,解封后,大家還要一起拼呀!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醒:以上內容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整理的“輸入型病例增多,如何增強員工的疫情心理防護?心理咨詢師為您解答”,更多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教育部通知:全面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咨詢師迎來新機遇2025-09-04
- 情緒自救時代,心理咨詢師正在成為“心靈擺渡人”2025-09-04
- 一文解釋:學校心理咨詢師每天做什么2025-08-30
- 心理咨詢師核心就業領域大盤點,這些地方最缺人才!2025-08-28
- 心理咨詢師的核心就業領域有哪些?這篇文章告訴你2025-08-27
- 心理咨詢一小時多少錢?2025年最新收費標準出爐2025-08-05
- 2025年心理咨詢師月收入多少?看視頻了解行業實情2025-07-28
- 如何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考證后能從事哪些行業?2025-07-23
- 2025年9月心理咨詢師考證政策調整!最新變化解讀2025-07-22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為什么你總陷入內耗?從根源解決的5個方法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