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提醒:疫情下,孩子的心理防護不能缺位


如何了解孩子的情緒感受?
孩子表達情緒的語言相對成人來說比較差,因此需要家長通過細心留意及非語言的引導,來了解孩子真實的感受。
可留意孩子的夢、日常行為、語言:孩子對于所處的環境變化其實相當敏感,大人需要注意孩子傳遞出來的信息,以及正確解讀這些信息。
通過繪畫、游戲引導孩子表達:對兒童來說,繪畫、游戲是他們生活中最喜歡也最常做的事情,更是相比語言來說限制更少,更能從容地詮釋內心、表達想像力的方法。
孩子煩躁不安、焦慮恐懼時怎么辦?
促進安全感:對出現煩躁不安、焦慮恐懼等異常情緒表現的兒童,可以通過輕撫、擁抱、陪伴入睡等,以增強親子關系重建安全感。
促進平靜穩定:小孩的恐懼往往是從大人那傳遞來的,家長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再建立孩子規律和有秩序的生活,也可以帶領孩子角色扮演、運動、聽音樂放松等。
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面對兒童提出的各種問題,包括疫情、疾病、死亡等,保持溫和、耐心的態度,不回避、不批評、不忌諱,根據兒童的年齡和理解力給予適宜的回答,讓孩子能正確的了解疫情,同時通過教育孩子正確的防疫觀念,如勤洗手、不隨便把東西往嘴里塞、到公共空間帶上口罩等,使之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習慣。
灌輸希望:根據兒童的年齡段和認知特點,告知簡單、清晰、必要的信息,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疾病觀念?
通過講故事、繪本、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家長可以輪流與孩子玩“假裝醫生與病人”的游戲,大人們假扮病人的角色時,逐步將新型病毒肺炎的癥狀呈現在游戲中。過程中,觀察兒童的反應或其扮演角色的處理方式,同時通過大人示范如何預防呈現正確的防疫方式。
挑選優質文章或視頻教育兒童:對于高年級的兒童或青少年,他們的認知功能相對高,家長可以通過挑選優質的文章或視頻教育,樹立孩子關于疫情的正確觀念,同時也能讓孩子學習如何獲取知識的方法。
孩子出現以下癥狀不可輕視:當孩子出現睡眠太少或太多總是顯得疲倦,守在家里或躲著別人,話說得少了,表現任性或易怒,與他人有較多的爭吵或打斗,在家中、學校或社區中發生行為問題,吃得很多或較少,悲傷或焦慮,成績變差等異常行為時,應格外留意且加以關切。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醒:以上內容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整理的“心理咨詢師提醒:疫情下,孩子的心理防護不能缺位,更多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教育部通知:全面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咨詢師迎來新機遇2025-09-04
- 情緒自救時代,心理咨詢師正在成為“心靈擺渡人”2025-09-04
- 一文解釋:學校心理咨詢師每天做什么2025-08-30
- 心理咨詢師核心就業領域大盤點,這些地方最缺人才!2025-08-28
- 心理咨詢師的核心就業領域有哪些?這篇文章告訴你2025-08-27
- 心理咨詢一小時多少錢?2025年最新收費標準出爐2025-08-05
- 2025年心理咨詢師月收入多少?看視頻了解行業實情2025-07-28
- 如何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考證后能從事哪些行業?2025-07-23
- 2025年9月心理咨詢師考證政策調整!最新變化解讀2025-07-22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為什么你總陷入內耗?從根源解決的5個方法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