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模擬試題三


一、 選擇題
1. 環境和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上的作用是( D )
A. 前提條件
B. 必要條件
C. 主導作用
D. 決定作用
2. 從領會到發展是比較明顯的( B )
A. 量變過程
B. 質變過程
C. 量變和質變過程
D. 都不對
3. 提出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印刻”現象的是( D )
A. 達爾文
B. 格塞爾
C. 高爾頓
D. 勞倫茲
4. 最初發現關于“關鍵期”或“關鍵年齡”這種現象的是( C )
A. 弗洛伊德
B. 施太倫
C. 勞倫茲
D. 達爾文
5. 推動兒童心理發展的根本動力是( C )
A. 遺傳
B. 教育
C. 內部矛盾
D. 成熟
6. 教育和發展之間的中間環節是( D )
A. 量變
B. 質變
C. 量變和質變
D. 領會
7. 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部矛盾是兒童心理發展的( B )
A. 外部原因
B. 內部原因
C. 決定性條件
D. 主導條件
8. 我們對兒童心理年齡階段劃分的主要標準是( D )
A. 兒童的思維發展水平
B. 兒童的個性特征
C. 兒童活動的特點
D. 不同時期心理發展的特殊矛盾或質的特點
9. 兒童心理發展的物質前提是( B )
A. 環境
B. 遺傳
C. 教育
D. 環境與教育
10. 埃里克森關于兒童心理年齡階段劃分的標準是( A )
A. 個性特征
B. 活動特點
C. 智力和思維水平
D. 種系發展
11. 推動兒童心理發展的根本動力是( C )
A. 環境和教育
B. 遺傳素質
C. 內部矛盾
D. 年齡特征
12. 腦重量增加最快的時期是在( A )
A. 乳兒期
B. 嬰兒期
C. 學前期
D. 學齡初期
13. 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C )
A. 遺傳
B. 環境
C. 教育
D. 內部矛盾
14. 在兒童心理發展上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D )
A. 環境
B. 教育
C. 遺傳
D. A和B
15. 在動物早期發展過程中,某一反應在某一特定時期最初容易形成,發現這一現象的是( B )
A. 霍爾
B. 勞倫茲
C. 格賽爾
D. 華生
16. 教育到發展的中間環節是( C )
A. 量變
B. 質變
C. 領會
D. 量變和質變
17. 兒童年齡特征的穩定性和可變性都是( B )
A. 絕對的
B. 相對的
C. 恒定的
D. 本質的
18. 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是( D )
A. 環境
B. 教育
C. 成熟
D. 內部矛盾
19. 提出"智力商數"的心理學家是( D )
A. 格賽爾
B. 皮亞杰
C. 比納和西蒙
D. 推孟
20. 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前提是( A )
A. 遺傳素質
B. 環境教育
C. 年齡特征
D. 內部矛盾
二、 論述題
1. 試述教育和發展的辯證關系。
2. 結合學齡兒童心理發展特點,論述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問題。
3. 結合學齡初期兒童心理特點,談兒童心理年齡特征的穩定性和可變性。
4. 試述遺傳、環境和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上的作用。
5. 試述小學兒童智力活動形成和發展的階段。
6. 試述兒童思維發展的特點和一般趨勢。
7. 結合實際,試述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
8.試述皮亞杰關于兒童心理認知發展理論的要點,并作簡要評價。
【參考答案】
1.從教育到領會是新質要素的不斷積累、舊質要素不斷消亡的細微的量變質變的過程,從不知到知,從不能到能過程中的,這是教育到領會的量變過程。
量變過程的實現和兒童知識的豐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識是新質要素的不斷積累、舊質要素不斷消亡的過程,是一些不明顯的細微的量變質變過程,只有 在這些不明顯的細微的量變質變的基礎上,產生比較明顯、比較穩定的新質變化時,完成了從領會到發展的過程,這是兒童心理發展的質變過程。
2.一般認為,在兒童主體和客觀事物(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即在兒童不斷積極活動過程中,社會和教育向兒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兒童已有的心 理水平或心理狀態之間的矛盾,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這個內因或內部矛盾即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3.兒童心理年齡特征的穩定性是因為兒童在掌握人類知識經驗和行為規范的活動中,心理機能不斷經過量變質變而實現的改造和提高的過程。首先,兒童生理發展 是形成兒童心理年齡特征的物質基礎;其次,兒童心理發展受他們掌握人類知識經驗和行為規范的制約;再次,兒童從掌握知識經驗到心理機能得到改造、提高,需 要有一個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外表到本質的過程,也是不斷經過量變質變的過程;最后,社會和教育條件雖然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但一定時期有其相對 穩定性。
兒童心理年齡特征之所以是可變的,是因為受社會和教育條件的制約。
4.遺傳是兒童心理發展必要的物質前提。遺傳素質的個別差異為兒童發展的個別差異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兒童的生理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兒童的心理發展。
環境和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上起決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導作用。
5.①聽教師講解或演示,獲得一般表象;②運用具體的事物實地完成計算活動;③兒童掌握實物計算以后,開始不用實物,而是用出聲的口頭言語來完成計算活 動;④兒童掌握了出聲的口頭言語計算以后,開始在腦中用內部言語,即“心算”的方法來完成計算活動;⑤上述活動的各個環節逐漸消失了、簡化了,一看算題就 能很快地進行運算。此時,兒童真正掌握了運算的智力活動。
6.兒童從出生到成熟的六個時期中,每個時期的思維都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征:嬰兒期為直觀行動思維階段,學前期為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學齡初期思維 的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向抽象邏輯思維占優勢方向過渡,少年期是以經驗型為主的抽象邏輯思維,青年初期是以理論型為主的抽象邏輯思維。
7.一般認 為,在兒童主體和客觀事物(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即在兒童不斷積極活動過程中,社會和教育向兒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兒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 理狀態之間的矛盾,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這個內因或內部矛盾即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8.皮亞杰認為兒童心理發展就是通過外部刺激和圖式的相互作用,即通過同化、順應和平衡的機制而實現的,經過同化、順應而達到暫時平衡,心理就得到發展, 這樣通過外部刺激和主體的不斷相互作用,不斷通過同化、順應而達到平衡,心理就得到不斷發展。
他把兒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皮亞杰是西方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從兒童與外界環境的辯證關系來研究兒童心理的發展,他著重研究兒童的思維發展。最突出的一點是關于圖式和外部影響 相互作用的思想;還強調動作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他關于圖式的起源、發展的具體論述也是符合唯物論思想的,但在動作和知覺、知覺和概念的關系上,他的 有些觀點違反了唯物論的基本原則,在年齡階段的劃分上,皮亞杰對各個階段的質的特點闡述比較清楚,但對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注意不夠,階段劃分有點絕對。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由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整理發布,更多海量資源盡在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9日)2025-09-19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8日)2025-09-18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7日)2025-09-17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6日)2025-09-16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5日)2025-09-15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2日)2025-09-12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1日)2025-09-11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0日)2025-09-10
- 2025年心理咨詢師《基礎心理學知識》每日一練(9月9日)2025-09-09
- 2025年心理咨詢師《基礎心理學知識》每日一練(9月8日)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