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健康概念


【摘要】2017年11月心理咨詢師考試正在備考中,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提供"2017下半年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健康概念”,供考生參考,全套試題及答案視頻解析請關注網站近期上線。
最新資訊:2017年5月心理咨詢師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健康的意義健康是個人做為個體和社會成員完成全部生活的能力(一種讓我們實現全部潛能的生活能力)。健康意義已經不局限為一已之私事,對于整個社會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是人力資本的基礎、最核心的部分。
二、健康的內容
健康三維:世衛組織《組織法》宣言中提出了健康三維概念,即“健康不僅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環球網校提供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
意義:極大擴展了健康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建立了全面健康觀的框架體系。
三、健康的結構
健康連續體:健康與疾病并非完全獨立的兩個概念,彼此之間存在交叉和重疊,兩者都可有不同的程度,綜合的統一體。不同個體不同時期處于連續的統一體的特定范圍。
意義:使人們除關注健康和疾病兩端點外,也同時關注中間狀態--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狀態:指人的身心處于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健康低質狀態(第三狀態、中間狀態、誘病狀態);因其主訴癥狀多種多樣,又不固定,也被稱為“不定陳述綜合征”。此時機體雖無明確疾病,但在軀體上、心理上出現種種不適應的感覺和癥狀,從而呈現活力減退和對外界適應力降低的一種生理狀態。多由人體生理機能或代謝機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標志著對疾病的預防策略從治療向預防的根本性轉變。
健康連續體的不足:是一種雙極結構,透露著軀體健康是基礎,心理健康是更高水平追求。不過現實中不乏身殘志堅者(樂觀和堅定會使身殘志堅者生活更好,身心相互分離、交互作用、彼此促進或消減)。因此軀體、心理健康應該是即相互影響又相對獨立的兩個維度(注:生理維度、功能維度)。
四、健康的測量
(一)健康評價標準
1、群體健康的評價標準。
主要看四項指標:平均壽命、患病率、就診率、死亡率。死亡率和發病率進行分類的唯一國際標準《國際疾病分類》ICD(對疾病、有關健康問題以及疾病和操作的外部原因進行分類),ICD-10是所有一般流行病學及許多衛生管理用途的唯一國際標準診斷分類。(環球網校提供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
沙利文指出,估計一個人壽命長短時應把壽命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種種生理功能完備的時間;另一部分是某些生理功能喪失的時間,這樣可以得出平均健康壽命。
2、個體健康的評價標準。
主要看個人身體各主要系統、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有無疾病,體質狀況和體力水平如何等。主要通過自我報告、醫生經驗判斷、儀器檢查等手段測量。
(二)生活質量及其評價
定義:(世衛)與健康有關的生活質量是指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中的個體對與目標、期望、標準以及所關心的事情有關的生存狀況的體驗。
涉及領域:身體機能;心理狀態;獨立能力;社會關系;生活環境;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方法:訪談法、觀察法、測量法。最常用量表測評法,量表有三類:普適性量表、疾病專用、領域專用。
意義:生活質量評價的應用,使健康測量發生了從物質到精神、從客觀到主觀的轉變。人們開始重視一些正向健康指標,如主觀健康感、生活滿意度、社會支持、心理健康等。生活質量評價不僅從人的生物屬性出發,而且將人作為社會的人來對待,重視人的社會性和心理狀況,并能從正性和負性兩方面表現健康的積極和消極的因素。
(三)健康成份測量新框架:ICF
影響到健康本身的狀況(疾病、疾患、損傷、中毒及外部原因)被ICD-10所編碼,而對個人健康狀況的長期影響(如功能、殘疾、活動及社會參與能力、環境因素等)則被“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所編碼。從概念上從把側重疾病的結局分類(前身)轉變為健康的成分的分類。
ICF健康成分分為兩個部分(功能和殘疾、背景性因素)的四種情況:身體功能和結構與損傷;活動與活動受限(功能的個體方面);參與與參與受限(功能的社會方面);背景性因素。
ICF使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核心概念是:個體在特定領域的功能是健康狀況和背景性因素間交互作用和復雜聯系的結果。交互作用是獨特的,不是一一對應的,也是雙向的,一個方面可導致多個方面的變化。不能簡單的從一種損傷或多種損傷去推測能力受限或活動表現的局限。
意義:1、ICF建立在交互作用模式基礎上,將功能和殘疾作為一種交互作用和演進的過程,為研究和臨床以及其它方面提供了一種多角度方法。
2、ICF建立在殘疾性的社會模式基礎上。從殘疾人融入社會的角度出發,將殘疾性作為一種社會問題,認為殘疾性不僅是個人的特性,也是社會環境形成的一種復合狀態。健康是一種實現全部潛能的能力。對殘疾問題的管理強調社會集體行動,要求改善環境以使殘疾人充分參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一個坐輪椅的人沒有坡道而無法到達辦公室時,ICF干預的重點是建筑物改建,而不是人被迫去別的地方)。ICF反對將殘疾定義為一種隔離的少數人群的特征的觀點,通過采用ICF作為政策和法律的框架,各國不僅是采用了一種新工具,也認同了關于健康的融合、平等和人道的觀點。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論壇,將有更多心理咨詢師考友與您一起交流考試信息。
編輯推薦:
【摘要】2017年11月心理咨詢師考試正在備考中,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提供"2017下半年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健康概念”,供考生參考,全套試題及答案視頻解析請關注網站近期上線。
最新資訊:2017年5月心理咨詢師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健康的意義健康是個人做為個體和社會成員完成全部生活的能力(一種讓我們實現全部潛能的生活能力)。健康意義已經不局限為一已之私事,對于整個社會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是人力資本的基礎、最核心的部分。
二、健康的內容
健康三維:世衛組織《組織法》宣言中提出了健康三維概念,即“健康不僅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環球網校提供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
意義:極大擴展了健康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建立了全面健康觀的框架體系。
三、健康的結構
健康連續體:健康與疾病并非完全獨立的兩個概念,彼此之間存在交叉和重疊,兩者都可有不同的程度,綜合的統一體。不同個體不同時期處于連續的統一體的特定范圍。
意義:使人們除關注健康和疾病兩端點外,也同時關注中間狀態--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狀態:指人的身心處于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健康低質狀態(第三狀態、中間狀態、誘病狀態);因其主訴癥狀多種多樣,又不固定,也被稱為“不定陳述綜合征”。此時機體雖無明確疾病,但在軀體上、心理上出現種種不適應的感覺和癥狀,從而呈現活力減退和對外界適應力降低的一種生理狀態。多由人體生理機能或代謝機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標志著對疾病的預防策略從治療向預防的根本性轉變。
健康連續體的不足:是一種雙極結構,透露著軀體健康是基礎,心理健康是更高水平追求。不過現實中不乏身殘志堅者(樂觀和堅定會使身殘志堅者生活更好,身心相互分離、交互作用、彼此促進或消減)。因此軀體、心理健康應該是即相互影響又相對獨立的兩個維度(注:生理維度、功能維度)。
四、健康的測量
(一)健康評價標準
1、群體健康的評價標準。
主要看四項指標:平均壽命、患病率、就診率、死亡率。死亡率和發病率進行分類的唯一國際標準《國際疾病分類》ICD(對疾病、有關健康問題以及疾病和操作的外部原因進行分類),ICD-10是所有一般流行病學及許多衛生管理用途的唯一國際標準診斷分類。(環球網校提供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
沙利文指出,估計一個人壽命長短時應把壽命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種種生理功能完備的時間;另一部分是某些生理功能喪失的時間,這樣可以得出平均健康壽命。
2、個體健康的評價標準。
主要看個人身體各主要系統、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有無疾病,體質狀況和體力水平如何等。主要通過自我報告、醫生經驗判斷、儀器檢查等手段測量。
(二)生活質量及其評價
定義:(世衛)與健康有關的生活質量是指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中的個體對與目標、期望、標準以及所關心的事情有關的生存狀況的體驗。
涉及領域:身體機能;心理狀態;獨立能力;社會關系;生活環境;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方法:訪談法、觀察法、測量法。最常用量表測評法,量表有三類:普適性量表、疾病專用、領域專用。
意義:生活質量評價的應用,使健康測量發生了從物質到精神、從客觀到主觀的轉變。人們開始重視一些正向健康指標,如主觀健康感、生活滿意度、社會支持、心理健康等。生活質量評價不僅從人的生物屬性出發,而且將人作為社會的人來對待,重視人的社會性和心理狀況,并能從正性和負性兩方面表現健康的積極和消極的因素。
(三)健康成份測量新框架:ICF
影響到健康本身的狀況(疾病、疾患、損傷、中毒及外部原因)被ICD-10所編碼,而對個人健康狀況的長期影響(如功能、殘疾、活動及社會參與能力、環境因素等)則被“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所編碼。從概念上從把側重疾病的結局分類(前身)轉變為健康的成分的分類。
ICF健康成分分為兩個部分(功能和殘疾、背景性因素)的四種情況:身體功能和結構與損傷;活動與活動受限(功能的個體方面);參與與參與受限(功能的社會方面);背景性因素。
ICF使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核心概念是:個體在特定領域的功能是健康狀況和背景性因素間交互作用和復雜聯系的結果。交互作用是獨特的,不是一一對應的,也是雙向的,一個方面可導致多個方面的變化。不能簡單的從一種損傷或多種損傷去推測能力受限或活動表現的局限。
意義:1、ICF建立在交互作用模式基礎上,將功能和殘疾作為一種交互作用和演進的過程,為研究和臨床以及其它方面提供了一種多角度方法。
2、ICF建立在殘疾性的社會模式基礎上。從殘疾人融入社會的角度出發,將殘疾性作為一種社會問題,認為殘疾性不僅是個人的特性,也是社會環境形成的一種復合狀態。健康是一種實現全部潛能的能力。對殘疾問題的管理強調社會集體行動,要求改善環境以使殘疾人充分參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一個坐輪椅的人沒有坡道而無法到達辦公室時,ICF干預的重點是建筑物改建,而不是人被迫去別的地方)。ICF反對將殘疾定義為一種隔離的少數人群的特征的觀點,通過采用ICF作為政策和法律的框架,各國不僅是采用了一種新工具,也認同了關于健康的融合、平等和人道的觀點。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論壇,將有更多心理咨詢師考友與您一起交流考試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