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理咨詢實操課案例:嬰兒視崖實驗


相關推薦:2020年心理咨詢實操課案例:腦割裂實驗
2020年心理咨詢實操課案例之嬰兒視崖實驗,是怎樣的實驗呢?跟著小編來看看吧。備考考生請關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為您提供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信息。
應用范圍
發展心理學
理論假設
如果你想找到動物或人在發展過程中獲得深度知覺的關鍵點,一種方法是把他們放在懸崖邊上,看他們能否使自己不掉下去。從理論上說,這可能傷害到無法知覺深度(特別是高度)的被試。視崖則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它能造成視覺上的視崖,而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懸崖存在。這種裝置的重要意義在于,可以把嬰兒或小動物放在視崖上,觀察他們是否能知覺這種懸崖并進行躲避。
先天論的觀點:相信深度知覺和避免從高處跌落的能力是自動生成的,是我們生理機制的一部分,因此,它們不是經驗的產物。
經驗主義者持相反的觀點:認為這種能力是在學習中得到的。
研究方法
視崖裝置的組成:一張 1.2米高的桌子,頂部是一塊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淺灘)是用紅白圖案組成的結實桌面。另一半是同樣的圖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淵)。在淺灘邊上,圖案垂直降到地面,雖然從上面看是直落到地上的,但實際上有玻璃貫穿整個桌面。在淺灘和深淵的中間是一塊0.3 米寬的中間板。
這項研究的被試是 36 名年齡在 6 ~ 14個月之間的嬰兒。這些嬰兒的母親也參加了實驗。每個嬰兒都被放在視崖的中間板上,先讓母親在深的一側呼喚自己孩子,然后再在淺的一側呼喚自己的孩子。
為了比較人類與小動物的深度知覺能力,對其他種類的動物也進行視崖實驗(當然沒有母親的招手和吸引)。這些動物被放在視崖的中間“地帶”,觀察它們是否能區別淺灘和深灘,以避免摔下懸崖。
請注意,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測深度知覺是后天習得的還是天生的。這個實驗方法之所以巧妙,是因為可以回答或至少開始回答這個問題。畢竟,我們無法向嬰兒或小動物詢問他們是否知覺到深度,而且,就像上面提到過的那樣,他們也不能在真正的懸崖上進行試驗。
實驗意義
在研究中 9 名嬰兒拒絕離開中間板。雖然研究者沒有解釋這個問題,但這可能是因為嬰兒太過固執。當另外 27 位母親在淺的一側呼喚他們時,只有 3名嬰兒極為猶豫的爬過視崖的邊緣。當母親從視崖的深淵呼喚孩子時,大部分嬰兒拒絕穿過視崖,他們遠離母親爬向淺的一側;或因為不能夠到母親那兒而大哭起來。嬰兒已經意識到視崖深度的存在,這一點幾乎是毫無疑問的。
這些研究結果能證明人類知覺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習得的的嗎?明顯不能!這是因為這項研究中所有嬰兒至少已經有了 6個月的生活經歷,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可能通過嘗試和錯誤而學會了知覺深度。然而 6個月以下的嬰兒由于不具備自主運動的能力,所以不能接受試驗。這也是吉布森和沃克用各種動物作為實驗參照的原因。眾所周知,大部分非人類的動物獲得自主運動的能力比人類嬰兒要早得多。動物測試的結果很有趣——不同種類動物知覺深度能力的發展與他們的生存需要有關。
以上就是2020年心理咨詢實操課案例之嬰兒視崖實驗。小編為您的備考送上整理的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大綱、教材變動、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和女兒吵架,溝通困難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女性,18歲,大專學生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MMPI-2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測驗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同學跳樓自殺自己焦慮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擔心自己患上心臟病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母親去世痛苦2021-05-09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覺得老師和自己過不去2021-05-08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乘電梯恐懼2021-05-06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情緒低落,經常失眠2021-05-06